第03回 高知县怜才假索咏 陶总兵念旧实亲口

    第03回 高知县怜才假索咏 陶总兵念旧实亲口 (第2/3页)

旺又假哭禀道:“求老爷天恩,着小人追缉便了。”高公道:“你好自在性儿,本县若只叫你缉获,连你这奴才也走了,可不是卖一个饶一个。如今先打你一个半死,监了你妻子,着你追缉。三日一比,怕你连强盗飞上天去。”便把张旺打了二十板子,家属下了监,拿了广捕牌,差人押着,前去缉拿未结盗犯湛翌王。又把回帖打发梅家家人道:“烦你致意大爷,不意强盗越牢走了。如今把禁子家属监候,佥牌广捕,捕到时,便审结回复大爷。”梅家人答应而去,高公即刻打轿到陶公家,向陶公道了释放湛翌王、赠银远避的始末,陶公感激致谢。高公别过,陶公写书,差人报与湛悦江知道,便忙到里边述与夫人媳妇,并杏芳小姐得知。各各欢喜。只是慧姑知得哥哥逃走,不知此去到那里安身,眼中珠泪不止。杏娘心上暗想:“湛生虽脱网罗,但是哥哥凶性尤存。官府虽不查究,花园已经封锁。弄得归家无路,进退无门。住在此门,又非长策。不觉扑簌簌泪珠抛下。幸得陶夫人是姑娘,慧姑又是表嫂,朝夕有佛奴在身边不时劝解,亦不甚寂寞。这是后话不题。



    且说成都府东北上,有一地名万安屯。靠着一山,名攒戟岭。那山之高,只有飞鸟在上,并无人迹可通。正是:



    分来天半峨嵋,六月未消残雪。欲近云边仙掌,三更即漏微曦。接剑阁而平斧凿之痕,仰昆仑而有奔腾之势。险逾鸟道,峻绝龙门。多神仙之窟宅,容高隐之栖迟。携屐蹑危岭,手扶红日;披巾抵怪石,梦入清风。壁立如屏,夜听孤猿啸月;峰攒若戟,晚看众鸟携云。邃壑幽崖,只见山魈弄影;层峦叠嶂,顿闻木客通名。谷风箫瑟,山月濡迟。林木间丛荆,千古未逢樵子;饥鹰交馁兕,一向绝无游人。倚抚长松,涛寒射青。竹窥绝顶,泉响担心。豕鹿可友,木石堪居。惨岚迷断涧,久违日色;怪木卧枯藤,向饱风声。溪流泻古寺残钟,欲门顽崖无路;夕阳乱荒天草色,堪迎真侣何时。



    那山虽高,下有一块平阳之地,甚是空阔。当时一班强人,立营结寨,聚集此处,正在四川一省上下要冲之所。内中广有钱粮,为首一人,姓贾名龙,自号绰天大王。全身武艺,两臂有千斤之力。为人仗义好施,若遇贫困之家,不但不去害他,反叫人在夜间把财物送去周济。撞了贪赃离任者,锱重到他地方经过,便叫人取了他的,只不害他性命。若清廉官吏,竟两下平交,不较长短。因此人都欢喜他。手下有一二千喽罗,俱是骁雄勇健之辈。



    话分两头,且说湛翌王。那夜看了范道人皂囊之言,在庵中等待天色微明,他便寻路出城,一径望东北而走。行了半日,到一个去处,觉得肚中饥饿,棒疮又疼。幸是照顾的,不十分为大害。又喜得有高公所赠之物。当夜送些与朱张二人,尚存十余两在身边。当下取块碎银,寻个铺子,买饭充饥。沽酒一壶,歇力消遗。正饮酒间,只听得背后有人叫道:“翌王兄。”翌王听得那人叫他,吃了一惊。回头看时,却是范云侣走来道:“我说兄还去不远,你须快快望着走动,莫要怠慢,再入网罗。”翌王道:“多蒙仙翁盛情厚德,前日指教之言,已验。依仙翁皂囊指教,来到此地,但未知此去,还有多少苦恼?梅家小姐,果是小子姻缘否?不知何日得还乡里?再乞仙翁细细详示,以慰鄙怀。”云侣道:“贫道正恐先生还放心不下,故此急急赶来明告。但依第一个皂囊之言,直向东北远去。要问后来形境,须记要诀四句。”翌王请教,云侣道:



    遇戟急止,见榴流行。



    逢经惊喜,得辰人宁。



    翌王又请细道其意,云侣道:“日后便见,过了□□,与先生再会于彭蠡之滨。”又道:“不宜久留,只此告别。”翌王依依不舍。正是: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道人催促,只得还了酒钱,作别,仍望着东北而行。在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一连走了四日。到了这晚,因连日劳顿辛苦,欲寻一个客店,早些住脚。又上前走去,但见四面高山峻岭,鸟雀之声不绝,路上并无人走动。心上正在惊疑,忽听得树林中一声锣响,走下十数个彪形大汉,一把扯住道:“你是那里来的?敢是奸细么?”翌王慌道:“是走路的。”那些人道:“既是走路的,你岂不知规矩,快送买路钱来。”径在腰边一搜,那所余几两银子,便一鼓而去。翌王道:“望大王饶命,还我这银子罢。小子因被难逃生,若没了盘缠,性命必然难保,望大王方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