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回 徐学士一语丧家邦 刚中堂片言靖大难

    106回 徐学士一语丧家邦 刚中堂片言靖大难 (第2/3页)

人来了。”载漪忙问是谁,毓贤把大拇指一竖道:“是徐中堂。”载漪道:“是不是徐桐这老头儿?”毓贤道:“是的。徐中堂从翰林历官到大学士,他的理学工夫,却是数十年如一日。现在这么大年纪,还天天的诵《太上感应篇》,填写功过格,就这一层,已非他人所及了。这位先生,痛恨新学如仇。他的门生李家驹,为做了大学堂提调,严修为请开经济特科,他竟把二人的名宇,榜在门上,不准他进见。他的宅子在东交民巷,他为恨见洋楼,每逢出城拜客,不走正阳门,总是绕道由地安门出去的。太后为他是耆臣倾望,每次召见,总是改容敬礼。遇为大政,总要询问他的,如果得他一言,皇太后自然再不会犹豫了。”刚毅笑道:“亏你想的到,两位王爷不便去,我和你去拜他就是。”载漪道:“还是你们爷儿两个辛苦一趟罢,八十多岁的人,我也不便请他到家来。”



    刚毅、毓贤,随坐车到东交民巷徐桐宅里,投了贴子进去。



    随见徐桐的儿子徐承煜迎接出来,带笑陪话,说家严正在诵《感应篇》呢。刚毅道:“不要紧,咱们都是自己人。”承煜陪着,同到书房坐定。刚毅把来意说明,随道:“令尊跟前,全仗侍郎鼎力。”徐承煜一口应允。一会子,徐桐出来,承煜道:“刚中堂、毓中丞请过来,是要你老人家在太后跟前帮一句话。”徐桐问是什么事,刚毅道:“这是端王爷的意思。”随把洋人教民如何专横,百姓如何怨愤,义和团如何忠诚可靠,法术如何灵验,奕訢如何反对,太后如何迟疑的话,从头至尾,备细说了一遍。徐桐怒道:“庆亲王是国家懿亲大臣,怎时也偏着洋人,敢是他也吃了教不成?这件事,我去见太后,定要力争的。”毓贤道:“全仗中堂。”徐桐道:“国家的事情,作臣子的理应尽力的。”刚毅、毓贤,又谈了几句别的话,自去回复载漪去了。



    次日早朝,众大臣齐集。载漪、刚毅,又复启奏。太后召对毓贤,毓贤力保义和团可用,并言机会难得,人心易失。太后向刚毅道:“国家的兵力,制得住洋人么?”刚毅道:“就奴才所知,董福样一军,忠勇精悍,已足制洋人而有余了。”



    太后道:“先派人去察看察看,义和团果然可用,抚之未晚。



    如果不济,就下旨痛剿,省得闹出乱子来。”随命兼管顺天府事刑部尚书赵舒翘,偕了府尹何乃莹,驰往涿州解散。刚毅奏道:“奴才求皇太后赏差,解散义和团的事,还是奴才亲自去的好。”太后道:“赵舒翘人也很把稳,如果他办不了,你再去也未晚。”刚毅见太后如此,也不敢说什么了。太后又问荣禄:“你看义和团靠得住么?”荣禄回奏:“端王爷赏识得,谅总不会错到哪里去,请皇太后不必多疑!”太后道:“你去传董福祥来,我要问他的话。”



    荣禄出传董福祥,随教了他一番的话。董福样入见,奏道:



    “臣无他能,不过凭着愚忠,为国家杀戮洋人罢了。”刚毅奏道:“董福祥忠诚勇猛,大学士徐桐很赏其人,徐桐曾对奴才道:‘他日强我中国,必是福祥也。’”太后听了,恍然道:“我几乎忘记了,徐桐是有年纪的人,见识总高一等,这件事理应跟他商量商量。”随命太监宜徐桐程刻入朝。



    太后因徐桐年老,不叫他人枢府,国有大事,总是特旨咨询他的。少顷,徐桐人见。太后问他,徐桐奏道:“这是天灭洋人,天意不可违,人心不可失。”太后于是决计招抚义和团,派刚毅前往察视。载漪奏保毓贤为山西巡抚,太后准奏。毓贤大喜过望,即日走马到任。招了数十名义和团,充做卫队。一到任,就向两司道:“义和团魁首,共有两个,一个是鉴帅,一个是我。”两司不敢辩驳,唯唯而已。



    此时拳民听得毓贤做了山西抚台,如蚁附膻,如蝇逐臭,成群结队,都赶到山西来。大同、朔州、五台、太原、徐沟、榆次、汾州、平定,蔓延几遍。平阳府教堂被毁,府县详报到院,公文里头,称做“团匪”。毓贤大怒,狠狠痛斥了一顿。从此郡县承风,莫敢诋为“拳匪”了。毓贤叫打造钢刀数百柄,分赐拳童。义和团的大师兄,出入抚署,俨若贵宾。拳民焚烧教堂,营官将往施救,毓贤传出令箭:谁要救火,军法从事。自己登高观看,大喜道:“这是天意。这是天意。”传令抚缥兵弁,守住四城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