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五 ◎地部四十

    卷七十五 ◎地部四十 (第3/3页)

》曰:甽,水流也。



    《周礼》曰:倍洫曰甽。



    稽康《养生论》曰:或益之以甽浍。



    ○澮



    《说文》曰:澮,水流澮澮也。广二寻,深二仞。



    《书》曰: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澮。



    《尔雅》曰:谷注沟曰澮。



    《释文》曰:澮,会也,小沟之所会也。



    ○汎



    《续述征记》曰:齐人谓湖为汎,汎中有九十九台,皆生结蒲,因此蒲生自结。



    《风俗通》曰:汎,莽也,言其平望汎莽,无涯际也。



    ○湾



    郦善长注《水经》曰:沅水,又东历临沅县西,为明月池白壁湾,湾状半月,清潭镜澈,上则风籁空传,下则泉响不断,行者莫不拥檝嬉游,徘徊爱玩。



    《江夏记》曰:败舶湾,在县西北七里。按《吴志》云:"孙权与群臣泛觞於大船江中,西上逢恶风,权遣柁工张颉取氵罗洲,谷利抜剑拟柁工急取樊口,未及至口,湾中船破,因名败舶湾。权至岸,谓谷利曰:"何怯於水也?"谷利曰:"大王万乘之主,欲涉不测之渊,一旦倾危,社稷何寄?"因登陆路而归。



    《浔阳记》曰:蠡湖西湾,夏秋水渺涨,商徒萦纡牵舟循绕,人力疲劳,号为西疲湾,亦云西湾。又有白沟湾,亦在湖西,泛涨惊波似雪,汹涌沟湾,因是名焉。又有落星湾,湾内有落星石,周围百步许。又有神林,下有庙,祈福而获前进,由是名焉。又有女儿庙,祈祷亦有灵应,即不许,所值亦无害。



    《永嘉郡记》曰:乐城县三原亭,去郡百二十里,溪水清如镜,曩昔有得一死<鱼占>者,鳍大五六围,一鳍辄得数十斛鲊,此湾无所不容。有人能食者,常自譬腹如三原湾,无所不容。



    《水经注》曰:渭水东南与神涧水合,《开山图》所谓灵泉池也,俗名为万石湾。泉深不测,实为灵异,先后漫游者,多罹其害。



    《鄱阳记》曰:清湾,在县东南七里,隋开皇中,太守梁文谦莅官清洁,取此湾水以自供,后人思其恩德,号为清湾。



    ○浦



    《说文》曰:浦,水滨也。



    《诗》曰:率彼淮浦,省此徐土。



    《郡国志》曰:夏曰浦有龙鱼,昔禹南济黄龙夹舟之处。



    《楚词》曰:望涔阳之极浦。



    《述异记》曰:上虞县有石驼步,水际谓之步也。瓜步在吴中,吴人卖瓜於江畔,因以名也。江中有鱼步,龟步,湘中有灵妃步。按吴楚间谓浦为步,盖语讹耳。



    《吴录》曰:富阳浦,汉末为吴县于津,吴大帝时有浦通浙江至庐及桐溪,故曰桐庐县。东有大溪注庐口,渌波青岩,昔晋征士散骑侍郎戴勃游此,自言山水之极致也。



    《郡国志》曰:金陵西浦,亦云项口,即张硕捕鱼遇杜兰香处也。



    《江夏记》曰:南浦,在县南三里。《离骚》曰:"送美人兮南浦。"其源出京首山,流入大江,春冬涸竭,秋夏泛涨,商旅往来,皆於浦停泊,以其在郭之南,故称南浦。



    《续搜神记》曰:庐江筝笛浦,浦中有大舶覆水内,渔人宿旁,闻筝笛之声及香气氤氲,云是曹公载妓船覆於此。



    《太平御览》 宋·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