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五 ◎皇王部十

    卷八十五 ◎皇王部十 (第3/3页)

二十一年,定王崩,子简王夷代立。



    ○简王



    《史记》曰:简王十三年,晋杀其君厉公,迎子周於周,立之为悼公。十四年,简王崩,子灵王泄心立。



    ○灵王



    《传》曰:王子朝使告于诸侯曰:"定王六年,秦人降祓,曰:周其有髭王,亦克能修其职。至于灵王,生而有髭。王甚神圣,无恶於诸侯。"



    《国语》曰:灵王二十二年,穀、洛斗,将毁王宫。(贾逵注曰:穀洛二水合,有似斗,洛在王城南,谷在城北者。)王欲壅之,太子晋谏曰:"不可。晋闻古之长民者,不隳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夫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之锺也。天地成聚於高,归物於下。疏为川谷,以导其气,陂塘污原以锺其美。(聚万物合之,美,大也。)伯属封崇九山,决泊九川,陂障九泽,丰殖九原。故天无伏阴,地无散阳。观之诗书与民之宪言,则皆亡主之为也。王其图之。"王卒壅之,乱於是始。



    《史记》曰:灵王在位二十七年,崩。子景王贵立。



    ○景王



    《左传》曰:天王将铸无射,(周景王也。无射,钟名。)泠州鸠曰:"王其以心疾死乎?(冷,乐官,州鸠其名也。)夫乐,天子之职也。(职,主也。)夫音,乐之舆也。(乐因音而行。)而钟,音之器也。(音由器以发。)天子省风以作乐,(省风俗,作乐以移之。)器以锺之,(钟,聚也。)舆以行之。(乐须音而行。)小者不窕,(窕,细也。他雕切。)大者不槬,(槬横大不入也。音画。)则和於物。物和则嘉成。(喜乐成也。)故和声入於耳而和於心,心僖则乐,(僖,安也。)窕则不咸,(不充满人心。)槬则不容,(心不堪容。)心是以感,感实生疾。今钟槬矣,王心弗堪,其能久乎?"



    《史记》曰:景王太子圣而早卒。王爱子朝,欲立之,玄崩,子丐之党与争立,国人立长子猛为王,子朝攻杀猛。猛为悼王。晋人攻子朝而立丐,是为敬王。



    《帝王世纪》曰:景王遇心疾,崩于荣锜氏。单穆公与刘文公立太子猛,是为悼王。景王在位二十五年。



    ○悼王



    《帝王世纪》曰:悼王以景王二十五年四月始即位,十一月崩。王立凡二百日。故《春秋》称王子猛卒,不成丧。故不言天王崩也。立王母弟丐,是为敬王。



    ○敬王



    《史记》曰:晋定公遂入敬王于周。四十四年。敬王崩。子元王仁立。



    ○元王



    《史记》曰:元王八年,崩子,贞定王介立。



    ○贞定王



    《史记》曰:贞定王十六年,三晋灭智伯,分其地。二十八年,崩,子去疾立,是为哀王。



    ○哀王



    《帝王世纪》曰:哀王即位三月,弟叔袭杀王而立,是为思王。



    ○思王



    《帝王世纪》曰:思王即位五月,弟隗攻杀王而代立,是为考哲王。



    ○考王



    《史记》曰:考王十五年,崩,子威烈王午立。



    ○威烈王



    《帝王世纪》曰:威烈王在位二十四年,崩,子躭立,是为元安王。



    ○安王



    《史记》曰:安王立,二十六年而崩,子烈王喜代立。



    《帝王世纪》曰:安王子喜立,是为烈王。



    ○烈王



    《史记》曰:烈王十年,崩,弟扁立,是为显王。



    ○显王



    《史记》曰:显王三十五年,致文武胙於秦惠王。四十四年,秦惠王称王。其后诸侯皆为王。四十八年,显王崩,子慎靓王定立。



    《帝王世纪》曰:显王元年,赵成侯、韩哀侯来攻周。二年,西周威公之嗣曰惠公,始封惠公少子班於巩,以奉王,是为东周惠公。周於是始分为东西。王室微弱,政在西周。



    ○慎靓王



    《帝王世纪》曰:慎靓王六年,崩,子延代立,是为赧王。



    ○赧王



    《史记》曰:东、西周分治,赧王徙都西周。五十九年,秦攻西周,王奔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十万。秦受其献,而归其君於周。周王赧卒,周民遂东亡。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公於惮狐。后七岁,秦庄襄王灭东、西周,东西周皆入於秦,周既不祀。(既,尽也。)



    《汉书》曰:幽、平之后,日以陵夷至乎崎岖河洛之间,分为二周,然天下谓之共主。(虽后微弱,犹共以为主。)强大弗之敢倾,历载八百馀年,数极德尽,暨於赧王,降为庶人。号位以绝於天下,尚枝叶相持,莫得居其虚位,四海亡主三十馀年。



    《帝王世纪》曰:赧王二十七年冬十月,秦昭襄王乃僣号西帝,齐闵王称东帝。十一月,齐秦复去帝号为王。四十五年,王如秦,得罪於秦,秦攻周。或说秦王,乃止。王各虽居天子之位,为诸侯之所侵逼,与家人无异,多贳於民,无以归之,乃上台以避之。故周人因名其台曰:"逃债之台",洛阳南宫謻台(謻音夷,又音尸移切。)是也。五十九年,秦攻韩、魏、赵,大破之。王惧,乃背秦与诸侯合从,将天下锐师出伊门攻秦,秦昭襄王大怒,使将军樛(音虬)攻周王,王恐,乃入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秦尽纳其献,使赧王归于周,降为庶人,以寿终。



    《王逸正部》曰:幽、厉礼乐崩坏,诸侯力政,转相吞灭,德不能怀,威不能制。至於王赧,遂丧王计。



    《太平御览》 宋·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