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四十 ◎皇亲部六

    卷一百四十 ◎皇亲部六 (第3/3页)

年三十一。隋文诏后祔葬孝陵。



    ○孝帝李后



    《后周书》曰:武帝李后,名娥姿,楚人也。于谨平江陵,后家被籍没。至长安,太祖以后赐高祖,幸之,生宣帝。宣帝即位,尊为天元圣太后。宣帝崩,静帝尊为大帝太后。隋开皇初,出俗为尼,改名常悲。薨,以尼礼葬於京城南。



    ○宣帝杨后



    《后周书》曰:宣帝杨后,名丽华,隋文帝长女。帝在东宫,高祖为帝纳后为皇太子妃。宣政元年,立为天元皇后。后性柔婉,不妒忌,四皇后及嫔御等咸爱而仰之。帝后昏暴滋甚,喜怒乖度。尝谴后,欲加之罪,后进止详闲,辞色不挠。帝大怒,遂赐后死,逼令引决。后母独孤氏闻之,诣閤陈谢,叩头流血,然后得免。帝崩,静帝尊后为皇太后,号弘圣皇太后。初,宣帝不豫,诏隋文帝入禁中侍疾。及大渐,刘昉、郑译等因矫诏以后父受遗辅政。后虽初不预谋,然以嗣主幼冲,恐权在他族,不利於己,闻昉、译已行此诏,甚悦。后知父有异图,意颇不平,形於言色。及行禅代,愤惋愈甚。隋文帝既不能谴责,心甚愧之。开皇六年,封后为乐平公主。后又议夺其志,后誓不许,乃止。大业中,殂,祔葬定陵。



    ○宣朱后



    《后周书》曰:宣朱皇后,名满月,吴人也。其家坐事,没入东宫。帝为太子,后被选掌衣服,召而幸之,遂生静帝。静帝立,尊为天元太皇后。后本非良家子,年又大帝十岁,疏贱无宠。以静帝之故,特尊崇之。宣帝崩,静帝即位,尊为太后。隋初,出俗为尼,改名法净。后殂,以尼礼葬之。



    ○宣陈后



    《后周书》曰:宣陈后,名月仪,自云颍川人。大将军山提之女。以选入宫,拜为德妃。月馀,立为天元左大皇后。帝崩,出俗为尼,改名华光。父山提,本尔朱兆之隶。仕齐,为特进、开府、谢阳王。高祖平齐,拜大将军。以后父超授上柱国,除大宗伯。



    ○宣元后



    《后周书》曰:宣元皇后,名乐尚,河南洛阳人,开府晟之第二女也。年十五,被选入宫,拜贵妃。后立为天元右大皇后。宣帝崩,出俗为尼,名华胜。父晟,少以元氏宗室拜开府。



    ○宣尉迟后



    《后周书》曰:宣尉迟皇后,名繁炽,蜀公回之孙女也。有美色,初適杞公亮之子西阳公温,后以宗妇入朝,帝逼而幸之。后亮闻,谋逆。帝遂诛温,追后入宫,立为天元右大皇后。帝崩,出俗为尼,改名华道。年四十殂。



    ○静司马后



    《后周书》曰:静帝司马后,名令姬,柱国荥阳公消难之女。宣帝传位於帝,纳后为皇后。隋文帝以后父消难拥众奔陈,废后为庶人。后嫁为隋司州刺史李丹妻。



    ○隋文独孤皇后



    《隋书》曰:文献独孤皇后,河南洛阳人,周大司马河内公信之女也。信见高祖有奇表,故以后妻焉,时年十四。高祖与后相得,誓无异生之子。后初亦柔顺恭孝,不失妇道。后姊为周明帝后,长女为周宣帝后,贵戚之盛,莫与为比,而后每谦卑自守,世以为贤。及周宣帝崩,高祖居禁中,总百揆,后使人谓高祖曰:"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高祖受禅,立为皇后。性尤妒忌,上亦每事惟后言是用。后见诸王及朝士有妾孕者,必劝上斥之。时皇太子多内宠,妃元氏暴薨,后意太子爱妾云氏害之。由是风上竟废太子,立晋王广,皆后之谋也。仁寿二年八月甲子,月晕四重。己巳,太白犯轩辕。其夜,后崩於永安宫,时年五十,葬于太陵。



    ○宣华夫人



    《隋书》曰:宣华夫人,陈宣帝之女也。性聪慧,姿貌无双。及陈灭,配掖庭,后选入宫为嫔。时独孤皇后性妒,后宫罕得进御,唯陈氏有宠。晋王广之在藩也,阴有夺宗之计,规为内助,每致礼物,以取媚於陈氏。皇太子废立之际,颇有力焉。及文献皇后崩,进位为贵人,专房擅宠,主断内事,六宫莫与为比。及上大渐,遗诏拜为宣华夫人。炀帝嗣位之后,出居仙都宫。寻召入,岁馀而终,是年二十九。帝深悼之,为制《神伤赋》。



    ○炀帝萧皇后



    《隋书》曰:炀帝萧皇后,萧明帝岿(丘轨切。)之女也。江南风俗,二月生子者不举。后以二月生,由是季父岌收而养之。未几,岌夫妻俱死,转养舅氏张轲家。然轲甚贫窭(具宇切,)后躬亲劳苦。炀帝之为晋王,时高祖将为王选妃於梁,遍占诸女,皆不吉。岿迎后於舅氏,令使者占之,曰:"吉。"於是遂策为王妃。后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高祖大善之,帝甚宠敬焉。及帝嗣位,诏立为后。帝每游幸,未尝不随侍从。及宇文氏之乱,随军至聊城。化及败,没於窦建德。突厥处罗可汗遣使迎后於洺州,建德不敢留,遂入於虏庭。唐贞观四年,灭突厥,乃以礼致之,归於京师。



    《太平御览》 宋·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