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十九 ◎州郡部五

    卷一百五十九 ◎州郡部五 (第2/3页)

    宋州



    《十道记》曰:宋州,睢阳郡,理宋城县。虞舜十二州为豫州之境。周为青州之域,武王封微子之邑。后为齐、楚、魏所灭,三分其地,魏得其梁、陈留,齐得济阴、东平,楚得沛梁,即今州地。



    《礼记》曰:武王克殷,下车而封殷之后於宋。



    《禹贡》曰:导菏泽,被孟猪。(孟潴泽在今虞城县,明都泽是。)



    《博物志》曰:宋北至泗水,南迄睢涡,有孟猪之泽,砀山之基。



    《元和郡国志》曰:秦并天下,改为砀郡。后改为梁国,汉文帝封子武为梁王。自汉至晋为梁国,属豫州。宋改为梁郡。隋於睢阳置宋州。



    《唐书》曰:天宝末,禄山乱两河,郡县多所陷没。张巡、许远守睢阳,贼将尹子奇并力攻围,逾年不下,城中食尽,竟为贼所陷,巡等抗词不挠,遂被害。



    《陈留风俗传》曰:宋之地犹有先王遗风,重厚多仁,好稼穑,恶衣食以致蓄藏。



    《史记》曰:梁孝王筑东苑三百里,是曰免园。又为复道,自宫属诸平台三十馀里。



    《图经》曰:梁王有修竹园,园中竹木,天下之选,集诸方游士,各为赋,故馆有邹枚之号。又有雁鹜池,周回四里,亦梁王所凿。又有清冷池,有钓台,谓之清冷台。



    《汉志》曰:宁陵属陈留。莽曰康善。孟康曰,故葛伯国,今葛乡是也。



    《汉书》曰:梁孝王武,以孝文十二年徙梁,梁为大国,居天下膏腴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四十馀城,多大县。於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馀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於平台四十馀里。



    曹州



    《十道志》曰:曹州,济阴郡,置在济阴县。《禹贡》豫州之域。周为曹国地,后属宋,七国时属齐。汉为济阴郡,地在济水之南,故以为名。《曹诗》曰:"薈兮蔚兮,南山朝跻。"(曹南山也。)



    《左传·僖二十八年》曰:晋侯围曹,门焉,多死。曹人尸诸城上,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移舍於墓"。(言将发冢。)曹人凶惧。因其凶也而攻之,入曹。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晋侯有疾,曹伯之竖侯獳货筮史,曰:"以曹为解。齐桓公为会而封异姓。今君为会而灭同姓。曹叔振铎,文之昭也;先君唐叔,武之穆也。且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也。"公说,复曹伯。



    《尚书》曰:夏师败绩,遂伐三鬷,俘厥宝玉。(孔曰:三鬷,国名,今定陶。)



    《水经》曰:菏水,俗谓之五丈沟,东经定陶。



    《汉书》曰:高祖五年春二月甲午,即皇帝位於定陶,汜水之阳。



    《左传》曰:卫孙蒯田于隧,饮马于重丘,重丘人毁瓶,因诟之。(重丘,今乘氏县。)



    亳州



    《十道志》曰:亳州,谯郡,置在谯县。《禹贡》豫州之域。春秋时陈国之谯邑。六国时属楚。秦为砀郡地。汉为谯县,属沛郡。



    《左传》曰:楚成得臣帅师伐陈,遂取焦夷。(杜注:焦,今谯国。)



    《史记》曰:周武王封神农之后於谯国。



    《汉书·地理志》曰:王莽以谯为延成亭。



    《魏志》曰:后汉熹平五年,黄龙见谯。太史令单飏以为其国当有王者兴,不及五十年,亦当复见。及文帝即位,果如其言。以先人旧都立为谯国,与长安、许昌、邺、洛阳号为五都。



    《元和郡县志》曰:后魏立南兖州,周武改为亳州。



    《魏略》曰:太祖於谯东五十里泽中筑起精舍,读书,射猎,闭绝宾客,即谓之谯东。



    《史记》曰:老子,苦县人也。(苦县,即今真源县。)



    单州



    《五代史》曰:单州,本单父县,梁为辉州,后唐同光二年复旧,隶宋州。周广顺中,割隶曹州。



    《史记》曰:虑不齐,字子贱,为单父宰,反命於孔子,曰:"国有贤者,贤不齐者五人,教不齐所以治者。"孔子曰:"惜哉!不齐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则庶几矣。"



    《吕氏春秋》曰: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许州



    《十道志》曰:许州,许昌郡。《禹贡》豫州之域。周为许国。



    《左传》曰:许,太岳之胤也。



    《说文》曰:许,炎帝之后也,武王伐纣时封之。



    《汉志》曰:颍川许县,旧许国也。



    《魏略》曰:后汉建安元年,太祖迎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