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十六 ◎州郡部十二

    卷一百六十六 ◎州郡部十二 (第3/3页)

巉石,土人以牛皮为船,方涉津涘。



    《九州要记》曰:台登县有奴诺川、鹦鹉山,黑水之间,若水出其下。即黄帝子昌意降居若水是此。



    《汉志》曰:旄牛,属蜀郡。鲜水出徼外,南入若水。若水亦出徼外,南至大莋。(旄牛,即今台登县。)



    姚州



    《十道志》曰:姚州,云南郡。盖夷越之地,亦为滇王国。汉武开之,置益州郡。有滇池泽。后因为益州之云南、弄拣二县也。



    《汉志》曰:益州郡,武帝元封二年开。王莽曰新就。故滇王国也。有滇池大泽,又有弄拣县焉。



    《华阳国志》曰:滇濮、勾町、夜郎、叶榆、同师巂唐侯王国以十数。编发左衽,随畜迁徙,莫能相御。楚顷襄王遣将军庄蹻溯沆水,出苴兰,以伐夜郎;而秦夺楚黔中地,无路反,遂留王之,是为庄王。



    黎州



    《图经》曰:黎州,洪源郡。汉为沉黎郡。宋、齐以来,并为沉黎郡。后周破羌夷,立黎州。



    龙州



    《十道志》曰:龙州,江油郡。秦、汉至魏,不置郡县。



    《魏志》曰:景元四年,诸军征蜀,邓艾自阴平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险难,艾以毡自裹,转推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油。即此地也。



    《周地图经》曰:江油帅杨、李二姓,各自称藩於梁。至后魏武帝得其地,置江油郡。西魏於此立龙州。



    松州



    《十道志》曰:松州,交川郡。《禹贡》梁州之域,又为雍州之域。秦、汉,诸羌居焉。



    《图经》曰:郡有甘松岭,因以名郡。



    《山海经》曰:甘松岭,亦谓之松桑岭,江水发源於此。



    《江源记》曰:平康县有羊肠岭,大江发源之所。



    嘉州



    《十道志》曰:嘉州,犍为郡。《禹贡》梁州之域。汉犍为郡之南安县。



    《史记》曰:汉武使唐蒙伐西戎,得夜郎国,遂立犍为郡。



    《汉志》青衣,属蜀郡。顺帝改名汉嘉。



    《十道志》曰:周武保定元年,於此置青州,遥取汉青衣县为名。宣政二年,改为嘉州。



    《华阳国志》曰:青衣有沫水。



    《汉志》:蜀李冰凿离塠,避沫水之害。又《益州记》曰:青衣神号雷塠庙,班固以为离塠。



    《益州记》曰:峨眉山两山相对,望之如峨眉。



    简州



    《十道志》曰:简州,阳安郡。《禹贡》梁州之域。汉犍为之郡牛鞞县地。



    《华阳国志》曰:牛鞞县,有阳明盐井。今在郡北十里。



    《九州要记》曰:简州,在赤水之北。(今有绛水,在州南。)



    《周地图记》曰:晋义熙末,刺史朱龄石率建平人征蜀,仍於东山立金戍。后魏平蜀,改为金水郡。



    陵州



    《十道志》曰:陵州,仁寿郡。《禹贡》梁州之域。汉犍为郡之武阳县东境也。



    《郡国志》曰:昔张道陵於此得盐井,祠玉女於井内,因谓之陵井。郡因井得名。



    《益州记》曰:郡有东隅,三山相对,去陵井百里。



    《郡国志》曰:有鼎鼻山,周之九鼎,沦一於此,故后人往往见鼎耳,因名之。



    又曰:郡有朝女山,昔有朝祖女於此山得道,今足迹尚存,故名朝女山。



    眉州



    《十道志》曰:眉州,通义郡。《禹贡》梁州之域。犍为郡之武阳南境。



    《周地图记》曰:梁武帝太清二年,武陵王萧纪开通外水,立青州於通谊郡南安县北。后魏二年,平蜀。三年,改青州为眉州。(用峨眉山为名。)



    《蜀记》曰:秦惠王使张仪、司马错伐蜀,蜀主开明拒之,不利,退至武阳见获。(彭山县即其地。)



    《郡国志》曰:青城县当羌蜀之要,汉武使唐蒙破西南夷,路即始於此。



    荣州



    《十道志》曰:荣州,和义郡。《禹贡》梁州之域。汉为南安县地,属犍为郡。



    《九州要记》曰:和义郡,古夜郎之地,有成都市。汉武中时,南中令使通僰道无功,唐蒙因杀之,令曰:"恨不见立成都市而死!"蒙即立市如成都以杀之,故曰成都市。



    《益州记》曰:旭川县有马鸣戍。汉刺史韦枝夜过此地,有神马嘶,汉中马皆嘶以应之,故以此名戍。



    《蜀记》曰:昔有女人於溪浣沙,有大竹流水而触之,因有孕。后生一子,自立为王,因以竹为姓。汉武使唐蒙伐牂柯郡。竹王因有此地,人不忘其本,立竹王庙祀之。



    资州



    《十道志》曰:资州,资阳郡。《禹贡》梁州之域。汉为犍为郡之资中县地。



    《周地图记》曰:后魏废帝二年,於武康郡之阳安县置资州。(阳安在今州北简州界。)



    《郡国志》曰:内江县有水深百丈,实群川总会之所。



    戎州



    《十道志》曰:戎州,南溪郡。春秋僰侯国。秦惠王破滇池,始通五尺道。汉武得蜀,故使唐蒙理道於此,而破牂柯,即此道也。后为僰道县,以属犍为郡。



    《郡国志》曰:南溪县西三十里有鱼津,津南有鸳鸯坼。



    《益部耆旧传》曰:僰道有张真者,娶黄氏女名帛。真因乘船过江,船覆没,帛求夫尸不得,自沉於水,积十四日,乃抱夫尸出於滩下,故名鸳鸯坼。



    《太平御览》 宋·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