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十九 ◎州郡部十五

    卷一百六十九 ◎州郡部十五 (第3/3页)

十道志》曰:春秋时为楚东鄙。战国时属楚。秦置三十六郡,为江夏郡。



    《史记》曰:皖,匽姓,咎繇之后也。春秋时楚灭之。



    《汉志》曰:皖,属庐江郡。



    《续汉书·郡国志》曰:庐江郡,自舒县徙居皖。



    《魏志》曰:正始二年,孙权遣诸葛恪屯皖城,以伺边隙。



    《吴志》曰:曹公遣朱光为庐江太守,屯皖,大开稻田。吕蒙上言曰:"皖地肥美,若一收熟,彼众必增,加是数岁,操态见矣,宜早除之。"於是亲征皖,破之。



    《宋书·州郡志》曰:晋安帝於旧皖城置怀宁县。



    《图经》曰:桐城,春秋时桐国也。亦汉枞阳县也。



    《左传·定二年》曰:桐叛楚。(桐,小国也。庐江舒县有桐乡。)



    《汉书·武帝纪》曰:元封五年,南巡狩,自寻阳浮江,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



    蕲州



    《十道志》曰:蕲州,蕲阳郡。《禹贡》扬州之域。春秋及战国时并属楚。秦置三十六郡,属九江郡。汉蕲春县之地。



    《汉志》曰:蕲春,属江夏郡。



    《史记》曰:始皇十六年,灭楚,虏王负刍於蕲。



    《地名记》曰:蕲春以水隈多蕲菜,因以为名。



    《晋书》曰:武帝以宣太后讳春,改为蕲阳。



    《吴志》曰:魏使庐江谢寄为蕲春郡典农,吕蒙袭破之。



    又《贺齐传》曰:初,晋宗为浠口将,以众叛如魏,还为蕲春太守,图袭安乐,取其保质。权以为耻,因军初罢,六月盛夏,出其不意,诏齐督麋芳、鲜于丹等袭蕲春,生虏宗。吴复置蕲春郡。



    申州



    《十道志》曰:申州,义阳郡。《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时申国之地。秦为南阳郡地。汉置平氏县,属荆州。汉武封北地尉卫止为义阳侯。魏文帝分南阳立义阳郡。宋文元嘉末于义阳立司州。周武帝为申州。



    《舆地志》曰:义阳有三关之险。《十道志》曰:三关谓平靖关,(长老云:此关因山为障,不营壕隍,故名平靖。)其一也;武阳、黄岘二关,在安州应山县界。



    光州



    《十道志》曰:光州,弋阳郡。《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弦子国。秦置三十六郡,属九江郡。汉为西阳县。



    《左传·僖五年》曰:楚人灭弦,弦子奔黄。(弦在弋阳軚县。)



    《汉志》曰:西阳,属江夏郡。



    又曰:軚,属江夏。故弦子国。(音汰,又徒系反。)



    《图经》曰:定城县,春秋黄子国也。



    《十三州志》曰:定城,置在古黄子国南十二里。



    《十道志》曰:定城,本汉弋阳县。



    《汉志》曰:弋阳,侯国。属汝南郡。弋山在西北。故黄国,今黄城县也。



    《十道志》曰:固始县,本寝丘,孙叔敖所封之邑也。



    又曰:殷城县,本汉期思县也。



    《汉志》曰:期思,属汝南郡。故蒋国也。



    《左氏传》曰:凡蒋,周公之裔也。



    安州



    《十道志》曰:安州,安陆郡。春秋云阝子之国,云梦之泽在焉。后楚灭云阝,封斗辛为郧公,则其地也。战国时属楚。秦并天下,为南郡城。汉为安陆县。宋武置安陆郡。唐武德四年,为安州。



    黄州



    《十道志》曰:黄州,齐安郡。《禹贡》荆州之域。战国时属楚。秦为南郡地。汉为西陵县。高齐置衡州。隋开皇三年,为黄州。



    又曰:麻城、黄陂县,本汉西陵县也。



    沔州



    《十道志》曰:沔州,汉阳郡。《禹贡》荆州之域。春秋郧国之地。战国时属楚。秦并天下,为南郡地。汉为安陆县地。晋立沌阳县,属江夏郡。唐武德四年,置沔州。



    《尚书·禹贡》曰:逾于沔。(汉上曰沔。)



    《三国志》曰:魏初定荆州,沌阳以为重镇。



    《晋书》曰:永嘉六年,王敦表陶侃为荆州刺史,镇沔阳。



    《宋书·州郡志》曰:晋於临嶂山置沌阳县。



    《荆州记》曰:临嶂山南峰谓之乌林峰,亦谓赤壁。



    《吴志》曰:曹公临荆州,孙权遣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领万人,与刘备俱进,遇於赤壁。



    《永初山川记》曰:沔口,古以为沧浪水,屈原遇渔父处。



    《太平御览》 宋·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