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七十五 ◎居处部三

    卷一百七十五 ◎居处部三 (第3/3页)

    又曰:流杯殿东西廊、殿南头两边皆有亭子以间山池。此殿上作漆渠九曲,从陶光园引水入渠,隋炀帝常於此为曲水之饮,在东都。



    又曰:含元殿陛土高於平地四十馀丈,南去丹凤门四百步。



    王文考《鲁灵光殿赋序》曰:鲁灵光殿者,盖汉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遭汉中微,盗赋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堕坏,而灵光岿然独存,意者岂非神明依凭支持,以保汉室者耶?然其规矩制度上应星宿,亦所以永安也。



    《晋宫阁名》曰:太极殿十二间:徽行殿、显阳殿、晖章殿、含章殿、建始殿、仁寿殿、百福殿、清暑殿、章华殿、嘉福殿、宣光殿、修明殿、嘉乐殿、芙蓉殿、崇光殿、华光殿、蔬圃殿、华德殿、九华殿(右在五殿有华林园。)章阳殿、百儿殿、芳德殿、灵光殿、承光殿、永宁殿、景福殿、延休殿、百子殿、虞清殿、渊冥殿、安昌殿。



    《建康宫殿簿》云:林光殿,在县东北十里潮沟村覆舟山前,晋以为药园。



    又云:陈永初中,於台城中起昭德、嘉德、寿安、乾明、有觉等殿。



    又云:光严殿,在县东北六里景阳山东。岭南起重云、光严二殿。前为两楼。



    又云:梁於台城中立曾城观。观历四代修理,更起重阁七间,上名重云殿,下名光严殿。



    又云:太初宫中有神龙殿,去县三里。左太冲《吴都赋》曰:"抗神龙之华殿"是也。



    又云:台城温德门内又起三善、长春、胜辩等殿。



    又云:凤光殿,在县东北五里一百步旧台城内。



    又云:宋於台城立正福、清曜等殿。



    又云:台城中有丽谯阁、丽日殿、飞香三重閤。



    又云:台城温德门内有永贞、温文、文思、寿安等殿。



    《舆地志》云:未央后宫有鸳鸯、昭阳、飞翔、增地、合欢,兰林,披香、凤凰等八殿。



    又云:丹阳郡建康县文德殿,梁武帝移张衡浑仪置此殿。



    又云:洛阳有显阳殿,皇后正殿也。魏明所建。



    又云:丹阳郡建康县台城华光殿,梁武帝大通中毁,施与草堂寺,人洗取朱货直百万,以其地起重阁九间。



    又云:丹阳郡建康县台城宝云殿,梁武帝以施佛事。



    又云:丹阳郡建康县台城惠轮殿,梁武帝以供养佛。



    又云:洛阳昭阳殿,魏明所治,在太极之北,铸黄龙高四丈,凤凰二丈,置殿前。



    又云:新安郡新治县西十里有太宰殿。晋武陵王晞为太宰,桓温诈言其反,徙新安。立第於此,葬第侧,后丧还都。今空冢在。



    杨龙骧《洛城记》曰:显阳殿北有云气殿。



    《洛阳宫殿簿》曰:明光殿、徽音殿、式乾殿、晖章殿、含章殿、建始殿、仁寿殿、嘉福殿、百福殿、芙蓉殿、九华殿、流圃殿、华光殿、崇光殿。



    《建康宫阙簿》曰:赤乌殿在县东北五里。吴昭明宫内制度上应星宿,亦所以永安也。



    注《水经》曰:孔子庙东南去百步有双石阙,即灵光之南阙也。阙北百馀步,即灵光殿基,东西二十丈,南北十二丈,高丈馀。东西廊庑别舍,中间方七百馀步。阙之东北有浴池,池方四十余步,池中有钩台方十步。池台之基岸悉石也,遗基尚整。故王延寿赋曰:"周行数里,仰不见日是也。是汉景帝程姬子鲁恭王之所造也。殿之东南即泮宫也。在高门直北道西宫中,有台高八十尺,台南水东西一百步,南北六十步;台西水南北四百步,东西六十步。台池咸结石为之。"



    《太平御览》 宋·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