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八十三 ◎居处部十一

    卷一百八十三 ◎居处部十一 (第2/3页)

/p>

    《三辅黄图》曰:又有章城门、直城门、洛城门。



    《水经注》曰:神兽门东对云龙门,衡栿之上,皆刻云龙凤虎之状。



    又曰:穀水东流建春门石桥下,即上东门也。一曰上昇门,又曰阊阖门,汉之西上门。



    又曰:陶水东南经高门南,盖层阜堕缺,故有高门之称矣。又经司马子长墓北入于河,亦谓之龙门。《太史公自叙》云:"迁生於龙门"是也,在冯翊夏阳县。



    《郡国志》:贺州封阳有堤,陂内水深百寻,大鱼自掷,登此门化为龙,不过者曝鳃点额也。



    又曰:同州龙门城带龙门山,大鱼点额暴鳃半死,谓此也。



    司马彪注《庄子》云:吕梁,即龙门也。



    又曰:郢城南有三门,东曰龙门。《离骚》云:"过夏首而西浮,顾龙门而不见。"夏首即夏口也。



    又曰:洞庭山有宫五门,东通林屋,西达峨眉,南接罗浮,北连岱岳。东有石楼,楼下两石鼓,扣之即清越,所谓神钲也。



    又曰:兖州乘丘,《左传》"公子偃曰:'宋师不整,可败也。'自雩门突出,蒙皋比而先犯之。大败宋师于乘丘。"即此也。



    又曰:长安县,汉高祖五年置。故城在京西北二里,汉惠帝筑。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入街九陌,东面有青绮门,东陵侯邵平,秦破为布衣,种瓜此门外。西北面有棘门,汉文屯兵之所。



    又曰:鲁城,伯禽邑也。西五门,东一曰鹿门,即臧孙纥斩鹿门关以出奔邾;第三曰稷门,即圉人荦能投盖於稷门之所。



    又曰:蜀望帝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



    又曰:鄜州仙宫门,即汉武帝所游相思川也。伏陆县有相思乡。



    又曰:洛阳南面最东曰开阳门,初未有名,夜有一柱飞在楼上,乃是琅琊开阳县南门一柱飞去,遂记其年月日,以为名。



    又曰:鸿门在新丰县西八里,沛公见项羽处。



    又曰:蓟城,慕容隽铸铜马於门侧,谓曰铜马门。今大厅前有石函,长二尺,高一尺,代不敢开,铭云:秦建元十年造铜虎马。



    又曰:汴州陈留郡,本春秋卫地,魏惠王自安邑徙都,亦称梁惠王焉。士多髦俊,儒艺,游侠每集夷门,即侯羸抱关之处。



    又曰:洪州西门、昌门。豫章生松阳门内,大二十五围,尝枯,永嘉中忽更荣茂,以为元帝中兴之瑞。故郭璞《南郊赋》云:"弊樟擢秀於祖邑。"以宣帝曾为此郡守故也。



    又曰:虬门,即吴大城门也。



    又曰:广州卢耽仕州为治中,有仙术。刺史步骘恶之,以状闻,后诛之。耽后题其门曰:"珠门,珠门,国虽存,无射年。欲知此书,卢耽还。"太守削之,随削,字更生。



    又曰:越州雷门,勾践所立,以吴有蛇门,得雷而发,表事吴之意。吴以越在辰巳之地,作虵门。



    石虎《邺中记》曰:邺宫南面三门,西凤阳门,高二十五丈,上六层,反宇向阳,下开二门;又安大铜凤於其镇,举头一丈六尺;门窗户,朱柱白壁。未到邺城七八里,遥望此门。



    《述征记》曰:青门外有魏车骑将军郭淮碑。小城最东一门名落索门,门里有司马京兆碑,郡民所立。



    《豫章记》曰:郡,灌婴所筑,有六门;其一曰松阳门,其所以郡为名。西二门,其一曰昌门,其一曰皋门。东及北一门,亦即以东北为名。晋太元中,太守顺阳范君更开门之北为东阳门,以对皋门,开北门以对松阳门。今八门相望,通路直指。



    《安城记》曰:郡大城旧有六门,今为八。



    《荆州图记》曰:临澧县南三百里有高峦特立,素崖千里,望之有似香炉。吴永安六年,自然洞开,直朗如门,古老相传名天门,门两角上各生一竹,垂下为之天帚云。



    《吴地记》曰:匠门,本名干将门,门外有干将墓。后语讹呼为匠门,其言剑匠,因之名。



    又《郡国志》云:申公巫臣家亦在西南面。



    刘澄之《宋初山川古今记》曰:魏武听政殿前有听政门。



    《丹阳记》曰:司马门之名起汉世。案《列女传》:"锺离春诣齐司马门。"《史记》又云:"司马欣请事咸阳,留司马门三日。"是则名起战国,非独汉也。今又曰公车门,而俗称谢章门也。



    《西京记》:秦阿房宫以磁石为门,怀刃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