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八十九 ◎居处部十七

    卷一百八十九 ◎居处部十七 (第2/3页)

之言,茫然异之,无所开吾喙。"公子牟笑曰:"子独不闻玄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跳梁乎井幹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岸;赴水则接掖持颐,蹶泥则灭足没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跱坎井之乐,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於是逡巡而却,告之海若曰:"夫万里之远,不足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不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之推移者,此亦东海之大乐。"於是坎井之蛙闻之,適適然惊,规规然自失。



    《墨子》云:备城五十步一井。



    《范子》曰: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孙子兵法》曰:地多陷曲曰天井。



    《墨子》云:二舍共一井。



    《抱朴子·内篇》曰:临沅县有寥氏,家世老寿。后子孙辄夭残折,他人居其故宅复世寿,乃知是宅所为,不知何故,疑井中赤,乃掘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数十斛,丹汁入井,是以饮其水而得寿。



    《吕氏春秋》曰:天下之美者,昆仑之井。



    又曰:宋丁氏无井,常一人溉汲於外。及自穿井,喜而告人:"吾穿井得一人。"人传之者闻於宋君,召问其故,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於井中也。"



    《说苑》曰: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有羊。以问孔子言得狗。孔子曰:"以吾所闻,非狗乃羊也。木之怪夔罔两,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棼羊也,非狗也。"桓子曰:"善哉!"



    《管子》曰:桓公将与管仲饮,十日斋戒,掘新井而柴焉。注:新井以柴盖覆之,取其清洁,示敬也。



    《葛仙公传》曰:仙公取数十钱,使一人投井水,公从井上呼,钱又一一飞从井中出,入公器中也。



    《桂阳列仙传》曰:苏躭启母曰:"有宾客来会,躭受性当仙,今招躭去,违於供养。今年多疫,窃有此井水,饮之可得无恙,卖此水过於供养。"使宾客随去焉。



    《水经注》曰:华林园蔬圃中有古井,悉珉玉为之,以缋石为口,玉作精密,独不变古,粲焉如新。



    《异苑》曰:兰陵昌虑县郳城有华山,山上有井,鸟巢其中,金喙黑色而团翅,此禽见则大水。井又不可窥,窥者盈岁辄死。



    又曰:广陵郡东界有黄公冢高坟二所,前有一井,面广数尺,每旱不竭,有於其中得铜釜及罐各一。



    又曰:谢晦,字宣明。宅南路上有古井,以元嘉二年汲者忽见三龙甚分明,行道往观,莫不嗟异。有人入井,始知是砖隐起作龙形。



    又曰:浔阳昙椿世居长沙,宅有古井,每夜辄闻有如炮竹声,相承谓为龙咤。



    《风俗通》曰:庞俭,父先逃走,随母流宕。后居乡里,凿井得铜,生遂致富。后买奴,曰:"堂上者,我妇也。"问其故?奴曰:"我妇姓艾,字阿宏。足下有黑子,腋下有赤志。"母曰:"我翁也。"遂为夫妻。时人曰:"凿进得铜,买奴得翁。



    又曰:庞俭凿井,得钱数万。



    又曰:郄子路行饮马,投钱井中。



    《续汉礼义志》曰:夏至日,浚井改水。冬至日,钻燧改火。



    《淮南子》曰:伯益作井而黄龙登。



    《异物志》曰:卢陵城中有一井,井中有二色,半青半黄,黄者似炭汁,作麋粥皆金色,因名之金井。



    《幽明录》曰:山阴县九侯神山上有灵坛。坛前有古井,常无水。及请告神,即水涌出,供用足乃复渐止。



    《浔阳记》曰:盆城,汉灌婴所筑。孙权经此城,自立摽井,令人掘,得故井,铭曰:"颍阳侯所开,三百年当塞,不满百年,为当运者所开。"权忻,以为瑞井。江中风浪,井水辄动。



    《豫章记》曰:厌源山西北余侔村五六里有洪井,说云洪崖先生之井。



    《蜀都赋》曰:火井炤荧於幽泉。注:蜀都有火井,欲出其火,先将家火投之,隆隆如雷声,须臾火出,光耀十里,以竹筒盛之,其光不灭。



    《博物志》曰:临邛有火井,纵广五尺,深二三丈,在县南百里。昔时有竹木投之以取火。诸葛丞相往视之,后火转盛势,以盆着井,煮盐得盐。后以烛火投井中,即灭。迄今不复也。



    盛弘之《荆州记》:随郡北界有庙乡,村南有重山,山下有一村,父老相传,云是神农所生村。西有重堑,内周回一顷二十亩,地中有九井。相传神农既育,九井自穿。又云:汲一井则众井水动。则以地为神农社,年常祀之。



    《浔阳记》:龙窟有深泉,泉侧常见龙。曾有人於水边洗铜碗,忽浪起水涨,便失碗,此人没水逐取,既出,复失去。后人见龙衔碗在城里井边。



    《幽明录》曰:襄邑县南有濑乡老子庙,庙中有九井,洁斋入者,温清随人意念。



    《濑乡记》:老子庙中有九井,汲一井,馀井水并动。



    《广志》曰:临邛有粉井,得其水汰粉,则益光。



    《嵩山记》:少室山有云母井,出云母。



    《洛阳记》:宫墙西有两铜井连御沟,名曰濛汜。



    《羊头山记》:卫青破月支,月支有井,色如酒,因名曰酒井。



    又曰:东阿城北门有大井,深七尺,煮之得胶,贡之。



    又曰:雍丘县有神井,兴雾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