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九十三 ◎居处部二十一

    卷一百九十三 ◎居处部二十一 (第3/3页)

/p>

    《吴越春秋》曰: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



    又曰:范蠡观天文,法於紫宫,筑作小城。周千一百二十三步,一员三方。西北立飞翼之楼,以象天门。东南服漏石窦,以象地户。陵门四达,以象八风。外郭筑城而缺西北,示服事吴也。不敢壅塞。内以取吴,故缺西北,而吴不知也。



    又曰:伍子胥为吴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天城。周回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象地之八窗。筑小城十里,陆门三。东面者欲以绝越明矣。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立地门者,以象地户也。阖闾欲西破<弓皮>强楚,楚在西北,故立阊门以通天气也,因复名破楚门。



    《水经注》云:叶东界有故城,始犨县东,至瀙水,达泚阳县界,南北联联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云。郦县有故城一面,未详里数,号为长城,即此城之西隅,其间相去六百里。北南虽无基筑,皆连山相接,而汉水流其南。故屈完答齐桓公云:"楚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郡国志》曰:叶县有长城曰方城,指此城也。



    《吴地记》曰:袁山松城,《晋书》云:"左将军袁山松,陈郡人。时为吴郡太守,隆安五年筑此城,在沪渎边江城之,以御孙恩围。山松於此城陷害。"山松城今为波潮所冲,以半毁江中。山松城东夹江又有二城相对,阖闾所筑以备越处。



    《鄱阳记》曰:仙人城,在县东南,其城皆峭壁危石,直上千仞,自古呼为仙人城。每天空无云,秋日清澈,其上宫殿、仓廪,历历可见。



    赵晔《吴越春秋》曰:尧听四岳之言,用鲧修水。鲧曰:"帝之遭天灾,厥黎及康。"乃筑城造郭,以为国固。



    《淮南子》曰:昆仑山上有层城九重。



    《列女传》曰:齐人杞梁殖袭莒战而死。其妻无所归,乃就夫尸於城下而哭之,七日,城崩,妻遂投淄水而死。



    ○郭(附)



    《说文》曰:郭,廓也;廓落在城也。



    《礼记·月令》曰:孟秋之月,修宫室,补城郭。



    又《礼记》曰:正月,无置城郭。(妨农也。)



    《国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而修城郭。



    《月令》曰:孟夏,坯城郭。



    《后汉书》曰:马援所过,为郡县,治城郭。



    谢承《后汉书》曰:汝南廖扶,毕志衡门,死葬北郭,号曰北郭先生。



    《风俗通》曰:郭,郛者,亦大也。



    《庄子》曰: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饘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学夫子之道,足以自乐。回故不仕矣。"



    《魏略》曰:秦国石为城郭。



    《管子》曰:内谓之城,外谓之郭。



    焦贡《易林》曰:金城铁郭,上下同力,寇不敢贼。



    王肃《表》曰:夫城之有郭,犹里之有表,骨之有皮。表里各异,则保障不完;皮骨分离,则一体不具。



    ○壕(附)



    《释名》曰:城下谓之壕。壕,翱也;言都邑内所翱翔祖驾处也。



    《礼》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城郭沟池以为固。谋用是作,兵由是起。



    《汉书》: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不能守。"



    橹(附)



    《释名》曰:橹,露也;露上无覆屋也。



    《孙子兵法》曰:攻城之法,修橹枌榅,其器械三月而后成。



    陆机《洛阳记》:洛阳城,周公所制。东西十里,南北十三里,城上百步有一楼橹,外有沟渠。



    《太平御览》 宋·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