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二十四 ◎职官部二十二

    卷二百二十四 ◎职官部二十二 (第3/3页)

段,马二十匹。



    ○散骑侍郎



    《魏志》曰:文帝延康元年,置散骑常侍、侍郎各四人。



    又曰:锺敏字雅叔,年十四为散骑侍郎,机捷谈笑,有父之风。



    《魏略》曰:孟康字公休,安平人。黄初中,以於郭后有外属,并受九亲赐拜,遂转为散骑常侍。是时,散骑皆以高才英儒充其选,而康独缘妃嫱,杂在其间,故於时皆共轻之,号为阿九。康既才敏,因在冗官,博读书传,后遂有所弹驳,其文义雅而切要,众人乃更加意。



    《晋阳秋》曰:荀顗,字景倩。帝见而奇之曰:"荀令,君子也。"擢拜散骑侍郎。



    干宝《晋纪》曰:处士冯恢,志行过人,以为散骑侍郎。张华曰:"臣请观之,若不见臣,上也;见而有傲世之容,次也。敬而为宾主者,固俗士也。"及华至,恢待之恭,於是时人少之。



    《唐书》曰:高祖初平长安,拜舞人安叱奴为散骑侍郎,既在朝列,咸陪游宴。礼部尚书李纲谏曰:"臣案《周礼》,均工乐胥,不得预於士伍。虽复才如子野,妙等师襄,皆终身继世,不易其业。故魏武帝欲使祢衡击鼓,先解朝服露体而击之,问其故,对曰:"不敢以先王法服而为伶人之衣也。"惟齐末高纬封曹妙达为王,安马驹为开府,有国家者以为殷监。今新定天下,开太平之基,起义功臣,行赏未遍,高才硕学,犹滞草菜,而先令舞胡致位五品,鸣玉曳组,趋驰廊庙,故非创规模贻子孙之道也。"高祖不纳。



    《桓氏家传》曰:延康元年初,置散骑之官,皆选亲旧文武之才,以为宾宴之臣,迁桓范为散骑侍郎。



    陶氏《职官要录》曰:案汉初有骑郎,常侍有资者得为骑郎,资满五万为常侍郎。张释之以资为常侍郎,盖此官也。



    《华峤谱叙》曰:华歆有三子,表字伟容,年二十馀,为散骑侍郎。时同寮诸郎共平尚书事。年少并厉锋气,要名誉。尚书事至,或有不便,故遗漏不视,及传书者去,即深文论驳。惟表不然,事有不便,辄与尚书共论,尽其意,主者固执,不得已,然后共奏。司空陈恭等以此称之。



    ○员外散骑侍郎



    《晋起居注》曰:大兴四年诏曰:"今以前司空从事中郎卢谌为散骑侍郎,在员外。"



    《晋中兴书》曰:苻坚青州刺史苻朗降,烈宗诏曰:"朗深识逆顺,望风归化,既嘉此诚,亦简其才,可员外散骑侍郎,并赐给之。"



    《宋书》曰:员外散骑侍郎,置无员。



    《后魏书》曰:梁三益,字敬安,於南阳内附,高祖与语,善之。曰:"三益,三益,殊不亚,拜员外散骑侍郎。



    ○通直散骑侍郎



    《晋大兴元年起居注》曰:置通直散骑侍郎四人。



    沈约《宋书》曰:晋元帝使员外散骑侍郎二人与散骑通直,故谓之通直散骑侍郎。



    《后魏书》曰:李瑾字道瑜,美容貌,颇有文才,迁通直散骑侍郎,与黄门王遵业、尚书郎卢观典修仪注。临淮王式谓瑾等三俊,共掌帝仪,可谓舅甥之国。王、卢,即瑾之外兄也。



    《太平御览》 宋·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