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训·农功起本

    典训·农功起本 (第2/3页)

   ⑥《白虎通》:全名为《白虎通德论》,东汉班固撰记。



    ⑦耒耜:上古时的翻土农具。耜以起土,耒为其柄。原始时用木,后世改用铁,发展为耕犁。



    ⑧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译文据《易经·系辞下》孔颖达疏意译。



    ⑨《典语》:三国时吴国人陆景撰。



    ⑩《世本》:相传为秦汉间作品,或谓系古史官所记。今流传本,题“东汉宋衷注”,无撰人。《后汉书·艺文志》有著录。引文与《齐民要术》“耕田第一”所引全同。



    倕:传说是上古的能工巧匠,《尚书·舜典》谓,舜曾任命他掌管百工(原文作“垂,汝供工”)。这句话原系《世本》的注文。



    《周本纪》:指《史记·周本纪》。



    相地之宜:这里的“地”字显然是指“五土”,包括山林、丘陵、原隰等,故与宜林、宜牧、宜农之不同。



    尧:《史记》原作“尧”。按:《尚书·舜典》记载,起用弃为后稷者为舜,非尧。《尧典》不见有尧起用弃的记载。弃,尧舜时的农官后稷,为周的先人。



    《汉·食货志》:后文作《前汉·食货志》,都指班固《汉书·食货志》。引文在《食货志下》。



    后稷:古代农官名。《国语·周语上》说,古代农官以农师最高,农正次之,后稷居第三位。这里所说的创为“纍田法”的后稷,是指前文所说周的先人“弃”。



    纍田:《吕氏春秋》中的《任地篇》,作“纍田法”,《汉书·食货志》,则与赵过的代田法合并记述。实际上所谓“纍田法”即为今日的垄作法。垄背称亩,垄沟称畎(或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