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桑柘附·桑杂类

    栽桑柘附·桑杂类 (第2/3页)

,是一种野生豆,李时珍指为“黑小豆,小科细粒,霜后乃熟”。



    ⑤生口:指俘虏、奴隶,或被贩卖的人。



    ⑥今:原作“令”,殿本亦作“令”。据《齐民要术》改作“今”。



    ⑦杜、葛之乱:杜洛周、葛荣之乱,乃为后魏孝明帝时事,发生在公元525年。



    ⑧煿:音博,《集韵》:“同爆,火干也”。煿饼,或为烤烧饼之类。



    ⑨露地:北方方言,山东民间称室外为“露地”。



    ⑩水藏:“藏”,与臓通。“水臓”,指泌尿系统。《本草纲目》说“桑椹,利水气消肿”,并附有治水肿胀满方等。



    桑螵蛸:螳螂的子房。李时珍说:螳螂的子房名螵蛸者,其状轻飘如绡也。村人每灸焦饲小儿,云“止夜尿”。



    抄纸:今称“造纸”。抄,取也。



    gōng弩(版 权 所有 e wen ya n . c om 易 文言网)胎:“胎”是弓的中心部,指桑木做成的弓胎。古时造弓的技术,见于《周礼·考工记》的“弓人条”。“弓人”为弓,必聚六材,桑木胎仅其中之一,此外还要有角、筋、丝、漆、胶等材料,方可做成良弓。



    【译文】



    《齐民要术》:桑葚成熟时,多多采收,晒干(收藏);荒年粮食不够吃,可以充饥。《魏略》说:杨沛任新郑县县官。汉献帝兴平二年末,百姓多挨饥受饿,生活穷苦。杨沛叫百姓多收藏干桑葚,采集野萱豆,并进行检查,凡蓄积有多余的,一律收集(入官),准备补助不足,总计收集起来千多斛。这时适逢魏太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