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菜·葵

    瓜菜·葵 (第2/3页)

 ⑤故墟:是原来种过葵的,现在空闲着的地。



    ⑥不用人足入:是说种葵的畦子,是不允许人践踏的,如果畦宽超过六尺以上,这一点便难以做到了。殿本作“不容人足入”,似比较好。容:允许。



    ⑦早:原作“旱”误,据《齐民要术》及殿本改正。早种:秋耕,冬种,来春出苗。较一般春葵播种的时间要早两三个月。



    ⑧李时珍说:“正月种者为春葵,四五月种者可留子,六七月种者为秋葵,八九月种者为冬葵,经年收采。”(《本草纲目》卷十六)故知五月种者实为“夏葵”,但诸书皆不见有“夏葵”之名,不知是何原故。



    ⑨《齐民要术》不厌其烦地讲述种葵的方法,将葵视作“百草之主,备四时之馔。蔬茹之要品,民生之资益者”,盖以北魏承长期战乱之后农业生产衰败,粮食不足,故不得不以葵代粮以“防荒俭”。



    ⑩令:原作“冷”,殿本同。据《齐民要术》改正。



    榜簇:为保藏“枯枋之遗”的一种方法。



    秋叶:这里所说的“秋叶”,主要指秋葵叶,但也包括五月种的葵的“芽枿”。又称“秋叶”,《齐民要术》中作“秋菜”。



    留叶则科大:殿本作“留多叶则科大”,有“多”字。



    解:散也,释也。



    剪去:剪去老株,使其重新生出嫩枝嫩叶,这是当时的一项延长葵的食用期的技术措施。但春葵似乎在“三掐”之后,必须重种。



    比至收时:葵菜主要是食叶,边长边摘食,食用不尽的则作菹(泡菜、酸菜)、作腊(干菜)。但至入冬之时棵上仍然留下一些叶子,便将整棵的葵割倒,作成“榜簇”储放起来。这在当时并不叫“拨园”或“罢园”,而是叫“收葵”。



    叶心:《齐民要术》作“菜心”。



    附叶黄涩:原文作“附叶黄色”,据《齐民要术》和殿本改作“附叶黄涩”。



    不让“携簇”在日光下曝晒,除了如小注所说的害怕味道变涩,还可以延长叶子的保鲜期。



    纠:“纠下”,山东方言即“摘下”的意思。即是说“顺手把零碎枝条上的叶子摘下”,并不是说将碎枝叶“结扎起来”。注文已经说明白“摘晚了叶子会腐烂”。而“结扎”晚了,叶子却是比较安全的,倒是将碎枝叶捆在一起,更易腐烂。



    【译文】



    《齐民要术》:“葵”,《广雅》说:“蘬就是葵。”《广志》说:“胡葵的花是紫红色的。”按,现在见到的葵,有紫秆和白秆两种,每种又都有大有小。另外还有一种叫“鸭脚葵”的。在临下种前,必须把葵子曝晒干燥。葵子虽然经过一年也不会变质,但若湿着种下去,叶面会有颗粒状的突起如疥一样,叶子也不肥嫩。地越肥沃越好,空闲的地更好;土地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