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中秋

    004 中秋 (第2/3页)

么书。

    “既然小姐说你能行,那就能行吧。”丫鬟最后叹口气,她又看看妹妹:“不过你自己能忍饥挨饿,妹妹还小,要不我跟娘子说,带妹妹回楼里吧,你知道的,楼里今时不同了,也不怕被人嫌弃了。”

    唐春笑着看向妹妹。

    妹妹却哇的一声哭了:“我不走,我是哥哥捡回来的,我就是哥哥的小巴狗,我要跟哥哥在一起。”

    丫鬟哭笑不得:“哈哈哈,那你就当小巴狗吧,我是不敢再提让你们分开了。”

    唐春无奈的笑了,妹妹也破涕为笑。

    丫鬟收拾好了食盒,将拿来的饭菜又原封不动的放回去:“我本以为你们兄妹会觉得日子很清苦,现在看,是我心苦,看到你们笑的这么自在,我回去也能跟娘子复命了,娘子也能对得起小姐的交代了。”

    唐春一仰头,坚定的说:“我也要成为小姐那样的人。”

    “恩。”丫鬟戏谑一笑:“别的我不知道你学的如何,小姐嘛,最会苦中作乐。”

    兄妹二人相互看了一眼,都露出无邪的小白牙。唐春道:“就是不知道小姐到了京城没有,今天过节,她在干什么呢?”

    “小姐能干什么呢?写字,看书,吃饭,睡觉,兴许十五会赏月吧?!”丫鬟想了想道。

    三个人的脖子齐齐看向窗外。

    千古就这么一轮月,人生代代无穷已,冷月年年望相似。

    周光祖调职回京,带着一家老小,紧赶慢赶终于赶上了在京城过中秋。

    一别十三年,如今他已年近五十,周家昔日的繁华已经不在了,但意气风发时走过的街道他还依然记得。

    三女儿嫁的是京城人士,知道他们归来,在四条胡同租了小院子,一家人就暂住于此。

    中秋佳节,一家人男女老少,分成两桌,坐在厅中过节。

    夫人张氏叫下人布好菜饭,先是嘱咐小侄子们不要淘气。

    后跟大侄子道:“懿之要陪你大伯和你爹多喝两盅,今个大家高兴呢。”

    能不高兴吗?靖难后周家老太爷不肯投降,在狱中饿死,皇上摘了周家武国公的封号,周光祖被贬巴蜀,一去就是十三年。

    今天终于回家了,虽然房子家业都没有了,但一家人不用客死他乡,终于回来了,这是他们这十三年最值得高兴的事。

    周懿之的媳妇旁氏一直在帮大伯母的忙,她揽着伯母的肩膀往座位上走,并笑道:“那我们就得好好陪大伯母了。”对女眷的那桌说,那一桌是婆母和未出嫁的小姑子。

    周光祖两兄弟,周光祖与夫人张氏生了四个女儿,没有儿子,前三个都已经出嫁,老大和老二嫁人的时候周家正好风光,配的人家也好,但是由于被周家前来,现在两个女婿都在外地做小官。

    老三是老太爷给订的娃娃亲,出嫁的时候败落了,但王家没有因此毁亲,这是周家人一直很感激的。

    老四今年十六岁,名清靓,准备留在家里招养老女婿。

    二弟周光辉育有二男二女,大儿子是与原配所生,正是旁氏的夫婿周懿之,今年有二十五了,他与原配就生这么一个孩子,原配便病死了。

    次子是与续弦所生,名敬之,今年一十五岁。

    大女儿是续弦所生,夫家在京城,今日也送了礼来。

    二女儿名周青媛,今年十六岁,是妾室所生,不在家谱之中。二女儿与次子是双生子,名清池,也是十五岁。

    周清靓笑道:“也不知道嫂子的酒量有多少,每次吃酒她都喊得最凶,却从不沾酒,就诓我们这些实在人呢。”

    张氏和旁氏听得哈哈笑,周青媛看了一眼周清池,面带恬静的笑,但看在周清池眼里却十分添堵,她等了一眼妾生的姐姐。

    姐妹二人坐得近,小动作别人并看不见。

    周懿之侧头看着堂妹,道:“妹妹莫要笑话你嫂子,她还得哄林哥呢,喝多了再熏了你侄子。”

    周清靓戏谑道:“大哥哥来不来就向着嫂子,父亲和叔叔都在,你们两口子也不害臊。”

    张氏走到女儿身边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