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第1209章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第3/3页)

乱,以为我当真不知!?”

    郢都贵族们愕然,顿时叽叽喳喳地闹成一团,有的努力自述,也有的气不过,索性承认了,还大骂熊胜,说他时日无多,还是速速投降,还能留一个全尸。

    熊胜大声叱责道:“我固然有导致楚国内乱的大罪,但楚国之卑弱丧乱,源头都是因为汝等的贪婪暴虐,上逼主,下虐民,个个该死。”

    河岸上一片哗然,有人疾呼道:”冤枉,大王,我家与别家不同,是真心臣服!”

    也有人威胁:“熊胜!你杀了老朽,老朽的儿子便会立刻投靠叶公!”

    更有人唾骂:“纵然杀了吾等祭旗誓师,但熊胜小竖子去与叶公决战,也必死无疑!”

    “谁说我要去与叶公决死?”熊胜哈哈大笑起来。

    他再也不用考虑如何让这些贵族臣服于自己了,再也不必考虑如何赢得内战了。

    他,终于可以直面自己的对错与野心了。

    “我听信贼人之言,割裂楚国,杀令尹、司马,使得楚国卑弱,即将面临赵国大军来伐,楚国社稷或许不保,倘若如此,吾罪万死不赎。但我既不能落入沈诸梁之手,死无全尸;更不甘心继续做赵无恤的棋子,做他的狗!”

    “思来想去,楚国要想在赵国的大军下保全下来,首先,内战必须停止,其次,便是要先杀光汝等这些蠹虫!今日,便全当是给楚王章和叶公帮一个忙罢。大江涤荡,泥沙俱下,滔滔水流里,总会有泥沙沉积,堵塞河道,只有不断清理冲刷,才能重新得到一条干干净净,蓬勃生机的清流!”

    言罢,熊胜以入郢以来前所未有的决心,下令道:“二三子,尽杀之!”

    登时,熊胜仅剩那2000余忠心耿耿的“楚武卒”将河岸上的贵族包围,纵兵大杀。刀劈斧砍,飞矢交加,一时间哭喊阵阵,血流成溪,汇入汉水。

    是日,上至王孙,下至小邑主,郢都的数百名贵族,不分良奸,无一幸免,都葬身于江鱼之腹……

    汉水潺潺南流,不因任何事停止,只是水流中,又多了许多渣滓泥沙。

    就在“汉滨之变”后三日,叶公大军已经抵达郢都城郊时,准备展开进攻,但前锋探哨却愕然发现,整个郢都已经去武装化,城门大开,三老与国人们纷纷出来迎接王师,并诉说前几日在汉滨发生的可怕事件。

    “叛贼熊胜何在?”叶公的前锋,司马子期之子公孙宁咬牙切齿地问道。

    “走了,他已经走了。”三老如此复述……

    此时此刻,利用入郢时的那些船只,熊胜带着他的残部,和少部分震撼于汉滨之变,害怕贵族们回来清算的楚国无业士人、恶少年,一万余人沿着汉水南下。

    他放弃了郢都,避离叶公锋芒,在高赦说出实情后,知道自己不过是一枚棋子的熊胜,已经没了再战下去的理由,楚国,不能再在内战中流血了。

    在抵达长江后,熊胜没有选择顺江而下,去投靠赵无恤,而是到了大江的南岸,进入一片荒莽的沅湘流域,遂不知所踪……

    许多年后,一首歌谣,道尽了这次失败者的血泪远征。

    “滔滔季春,草木莽莽。伤怀永哀,汩徂南土。”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脩路幽蔽,道远忽兮。”

    《史记.楚世家》载:“白胜败于郢,不得东出,率余部数千,渡江南窜,为楚江南诸县公所阻,不得入长沙。遂溯沅水而上,过黔中,入西南夷,至滇池。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僚、僰群长居之,胜遂以兵威定之,乃以其众王滇,仍号楚国,因滇在西南夷,故称西楚。胜王滇十年,灭劳洸、靡莫,破昆明夷,遂霸南中,又十年而卒,后人尊之为……西楚霸王!”

    PS:忘了件事,本来还想给西迁的秦伯子棘上一个“逐日者”的称号,想想还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