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节

    第312节 (第2/3页)

下积德。”李富贵说着朝周愕使个眼色,两人架起刘宗周躲到僻静处叽叽歪歪。

    刘宗周把李富贵、周愕痛骂了一顿,觉得心里舒服了,才答应暂时放他们一马以观后效。这时,刘之纶、李槐从人群中挤过来自报名号、躬身施礼,刘宗周鼻子哼了一声:“你们干得还算不错,尊师重教理当如此,归化总兵何在?他也应当露个面嘛。”

    “这个嘛,他入关了。”李槐吞吞吐吐说道。

    “入关了,他到底是关内的总兵还是关外的总兵?巡抚大人,你是怎么管他的?”刘宗周很不满地瞥了一眼刘之纶。

    “此子就是这样,天马行空随意游荡,”刘之纶是崇祯元年进士,在刘宗周面前只能算晚辈,无奈地苦笑一下,恭恭敬敬说道,“老大人不如随我去馆驿休息,晚生自会派人叫他回来。”

    “听说归化百户所以上皆设学堂,老夫要去看看,让归化总兵快回来,就说老夫想见见他。”刘宗周摆摆手就走,刘之纶、李槐赶紧跟在后面。

    李榆一时还无法见刘宗周,他还在屯田军大营焦头烂额呢——丰州采用招募出关和发粮遣散等办法分流,把屯田流民减少到二十五万人,依靠秋后收的那点粮食,还有发行债票筹集到的二十万两银钞,勉强让老百姓吃个半饱,除此之外就无能为力了,入冬以后,衣不遮体的百姓随处可见,老弱者冻饿而死的事也时有发生,白显志、拓养坤急红了眼,几乎到了逢人就乞讨的地步,掌管钱粮的高贺差点又当了逃兵,幸亏发现得早,才把这个人才留住。

    新总督到任后,把白显志叫去见了一面,明确指出归化总兵越境屯田实属胆大妄为,悬崖勒马交还霸占的卫所田才是出路,不过对老白却是大加赞赏,称他心存百姓、治理有方,今后必会受到朝廷重用,临走还给了一百石杂粮。白显志尝到甜头,隔三差五就去阳和汇报情况,总督大人很快察觉到老白的不良企图,把他大骂一顿赶回去。老白好处没捞到多少,还在上官那里落了个贪财的印象,见到李榆就大倒苦水,劝李榆把卫所田和流民交给官府算了,丰州犯不着为明国背这个包袱。

    李榆思考再三,发现自己不得不认输,明年开春要西进,这是关系丰州未来安危的大事,绝对不可再拖延,实在无余力同时支撑大同屯田,实在不行只能放弃。李榆还在犹豫之际,卢象升又施一记重拳,宣大总督府宣布查禁丰州银币、银钞,这一招正中要害,李榆再也坐不住了,硬着头皮写信求见卢象升。

    卢象升,字建斗,常州府宜兴人氏,天启二年进士,曾以右参政兼副使负责整饬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募兵组建“天雄军”,崇祯四年西北流贼入山西,以太行山为据点四处流窜打劫,直隶境内也遭侵扰,卢象升治军有方,屡败流贼从而一举成名,被朝臣视为“知兵”之才。“渑池渡”之后流贼南进中原,崇祯七年初洗劫了湖广郧阳一带,并且西入四川攻下夔州,天下为之震动,卢象升奉调抚治郧阳,依旧威风不减,打得流贼闻风丧胆。凭借卓越的剿贼战功,卢象升在文臣中鹤立鸡群,崇祯八年八月加右副都御使衔,接替陈奇瑜总理江北、湖广、河南、山东、四川五省军务,兼理湖广巡抚,关内形成洪承畴督西北、卢象升督东南的剿贼局面。

    卢象升的名气越来越大,这次清兵入掠京畿,朝廷马上就想起这员悍将,下诏明令他率军勤王,皇帝甚至有意让他督领各镇勤王军,但卢象升的剿贼大军八月中旬才到真定,而且就此止步不前,皇帝对此没说一句责怪的话,还给他加兵部左侍郎衔,改任宣大总督,但卢象升按照以往朝廷督抚出镇地方的惯例,请求入京陛辞却遭到拒绝,只是催他速去就任。卢象升很无奈,他剿贼依靠的是祖大乐、祖宽、李重镇三人的数千关宁铁骑,这些家伙原是祖大寿的部下,奉调入关剿贼,平日骄横跋扈、军纪败坏,祸害地方百姓尤甚流贼,但剿贼却很得力,几乎所向披靡,离了这帮人还就打不了仗,他们畏葸不前,其他各部也绝不敢靠近清军一步,卢象升再心急火燎也没有办法。

    卢象升到了阳和,总算摆脱了祖宽这伙人,下决心要练出一支强兵,归化总兵李榆自然引起他的注意——此人有钱有地盘,手中的铁骑悍卒屡败东虏,实力非同一般,但也无法无天,渐成一方割据之势,如今竟然把手伸进关内,这种人要么为己所用,成为大明一代良将,要么及早铲除,否则必为大明后患。卢象升看得出财用不足是丰州的致命弱点,步步紧压迫使李榆就范,李榆果然害怕了,摆出一副求饶的姿态,卢象升却不吃这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