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节

    第342节 (第2/3页)

大同总兵王朴,这家伙带着大同军临阵脱逃到边外,厚着脸皮对刘兴祚说来保卫丰州,硬在多伦诺尔扎下大营,顺带骗吃骗喝。李榆进京丰州形势骤然紧张,王朴索性把军队交给刘兴祚代管,自己带领游击以上军官住进归化驿馆,等到朝廷下诏只给他个降级处分,这才兴冲冲地带着军队回大同,见到李榆还自吹幸亏有他的大同军壮声势,清军才没敢西侵丰州。

    子弟兵得胜回家,大统领还受封归化伯,喜讯传来丰州沸腾了,男女老少纷纷涌到路边夹道欢迎,大军走到黑河边随即解散,营兵回蛮汉山休整,预备兵、守备兵回家参加春耕。二万多俘虏按计划应该去多伦诺尔等待回家,但这帮家伙真把自己当窜门的了,口袋有钱不认生,找到个同乡就跟着跑——丰州喜欢把清国俘虏敞开养,想回家的自个到多伦诺尔报道,不想回家的就近找个百户所登记,想逃跑也随便,不过还没有那个家伙敢自己找死走四五千里路回家。

    丰州对自己人不搞迎来送往,李榆直接回到大统领府,一进院子就看见李晋和小活佛扎纳巴扎尔正趴在地上玩木偶,旁边的议事院议长俄木伦马上向李榆叫苦——鄂尔泰为防万一,连哄带骗把李晋弄到大统领府,还捎带来一个小活佛,这小家伙不肯去美岱召,长期赖在李榆家里不走,李晋哥哥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俄木伦闲着没事干又是李晋的舅舅,被派了寸步不离带孩子的差事,两个小孩子上蹿下跳到处玩,把俄木伦折腾的够呛,现在总算解脱了。

    李榆跟大舅子说了几句话,又指了指身后的桂图、乌泰对两个孩子说来了两个新哥哥,带回家找你们妈去,然后拉起俄木伦就走——佥事处官员们正等着开会呢。

    鄂尔泰、李富贵和巴图有点脸红,他们仨真把李榆豁出去了,不仅没劝阻进京,反而在做死了人的打算,确实有点过分,鄂尔泰看着李榆吞吞吐吐道:“汉民,这个嘛,你别介意,我们也是为丰州打算,所以才……。”

    “没事,我不是回来了吗,皇帝还挺大方,赏给我一个归化伯。”李榆乐呵呵地摆手道。

    “汉民,皇帝才不大方呢,我们简直亏透了,”杜宏泰使劲地摇头,也不管刘之纶踩他的脚,气呼呼地继续说道,“瞧诏书写的什嘛乱七八糟,‘归化总兵李榆西收哈密故土、北降漠北诸部,扩土数千里,诸藩莫不叩首天子,古之名将莫过于此,特敕封归化伯’,连世袭罔替、永镇地方也不提,这个空头伯爵有个屁用,我们流血打下地盘,没用朝廷一个兵,没花朝廷一两银,倒像是为朝廷开疆拓土,我敢断定如果朝廷有翻身的一天,肯定向我们要地盘,就是再过几百年改朝换代了,关内的朝廷也会拿这份诏书说事。”

    “好啊,我说怎么没有金银财宝赏赐,原来是打我们的主意呀,榆子,把这个空头爵位还给朝廷,想要我们的土地可以,请拿血来换!”赵吉拍案而起怒吼道。

    “明国朝廷真小气,还不如人家皇太极,给个晋郡王好歹有些实货啊。”常书阴阳怪气又添把火。

    众人吵闹起来,又把“尊奉皇帝,另建国家”的论调翻出来,刘之纶对这帮独立分子有些无可奈何,索性闭目养神。又跑题了,这帮家伙怎么老改不了恶习,鄂尔泰拍桌子大声喊道:“闹什么,一个爵位而已,明国皇帝敢给,我们就敢要,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现在谈正事,杜孟卿,你先讲。”

    杜宏泰不闹了,正正经经讲起当前的局势:丰州今年开局很好,黑河、沧头河、饮马河水利工程首期完工,修筑水库十余个(其实就是超大水窖)、挖掘沟渠上千里,大旱之年保障了春耕顺利展开,播种面积预计能达到三万顷,粮食产量有望创新高;西边的哈密卫去年种了几百亩棉花,收成少得可怜,不过总算能种活了,道尔吉选了良种,今年要试种一千亩,农活的事急不得,有个三五年才能见效;工商发展更是突飞猛进,自从改了税制,各府卫大兴经商之风,争相办工厂、开商市,今年总理府的税收肯定超过一百万。总之,丰州的形势一片大好,但问题是人口增加太快,目前接近一百万,大家拼命地干还是只能维持温饱。丰州发展农牧潜力有限,而发展工商的关键在于把打造的器物卖出去,把大把的银子赚回来,明国乱成一片,做生意风险太大,于是丰州商会决定借助孙伏虎的山东屯田军大干一场,充分发挥海运的优势扩大对外贸易,和清国、朝鲜、倭国甚至泰西人做生意,把他们口袋里的银子都赚回来。

    杜宏泰讲完,襄理政务周愕马上说道:“大统领,明国越乱,我们的生意越兴隆,银库里的银子有增无减,市面上银钞却紧了,银钞局同意再次增发二百万两银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