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节 后记(下)

    第476节 后记(下) (第3/3页)

当年八月病逝于共和城,享年九十岁,同时代的伙伴和对手都已先他而去。

    皇帝去世的消息传出,海内海外、长城南北嚎哭动天,联邦总统李焜迅速赶到共和城,遵照祖父的遗嘱火化遗体,骨灰一份葬在蛮汉山,一份撒入西拉木伦河。联邦议院也作出决议,以联邦最高礼节公祭先帝,同时宣布联邦总统李焜继任天可汗皇帝。

    “同时代的革命领袖,威廉一世亲王领导荷兰取得独立,但未能改变小国寡民的国势,克伦威尔抑制不住权力欲望走上独裁道路,而天可汗皇帝团结不同族群、不同信仰的人创建了世界上最强大富裕的自由国家,却毫不留恋权势,功成之日激流而退,他的功绩与美德无以伦比,当之无愧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革命领袖”——戈登《大同联邦革命史》。

    两百多年后一个春光明媚的清晨,蛮汉山公墓绿草如茵,上空回荡着波兰音乐家肖邦的《降E大调夜光奏鸣曲》——东亚联邦建国数百年来敞开胸怀接纳了无数或者国破家亡或者遭受暴政迫害的异国移民,其中有荷兰人、波兰人、罗刹人、法兰西人、德意志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如同伟大的肖邦一样融入这片土地,为这个自由国家奉献才智。

    这又是一个建国日,从各地赶来的人静静地排起长队,依次从一面浮雕墙前走过——浮雕记录了东亚联邦走过的战斗历程,初期的两次库库河屯大战、阳和大战、徒骇河大战、金莲川大战、巴尔喀什湖大战、三次英荷战争……,中期的特拉法尔加大海战、滑铁卢战役、克里米亚战役……,现代的日德兰海战、南方平乱、攻克莫斯科、解放华沙、攻克柏林等战役,也记录了联邦军队从北美、东非、东南亚三次光荣撤退——浮雕末尾刻着李槐所著《联邦续论》中的一段话:政权之根本在于民权,民权之根本在于自由,凡以“国家”、“族群”之名煽动民意者必欲图谋专制而后滥施暴政也,此乃自由之大敌,公民当人人共诛之。

    公墓门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无名英雄塑像,石基上三名战士高举黑鹰旗、手握钢枪向前冲锋,仿佛提醒后世的人们战争并不遥远。塑像后一排高高的旗杆上飘扬着北美联邦、大英帝国、荷兰王国、波兰共和国等传统盟邦的国旗,以及后来加入“太平洋、大西洋合作防卫同盟”的德意志、法兰西等盟国的国旗。一面巨大的显示屏不断滚动播出最新消息,“联邦总统、天可汗皇帝李旷陛下与海伦娜皇后抵达伦敦访问,英国皇室带领民众热烈欢迎”、“联邦总理藤原英一会见北美联邦外交使团”、“外务部长范-雷恩谴责罗刹对波兰的挑衅”、“大都督府新闻发言人宣布将在波兰部属飞虎-400防空导弹”、“国会第三十二次驳回禁枪议案,老兵协会发言人说,人民手中有枪,野心家才不敢剥夺人民自由”、“我国联合舰队与同盟国海军在黑海展开为期十天的‘正义行动’演习”、“晋亲王李琛殿下与幸子王妃殿下参加大同大学建校三百六十年庆典”……

    公墓内竖立着一组塑像,绰尔济喇嘛坐在轮椅上手指前方,李榆抬头向远方眺望,鄂尔泰、李富贵、李槐、巴图、那木儿、云荣在一旁面带微笑似乎在交谈,他们身后有赫赫军功的赵吉、杜文焕,引导开化的宋统殷、刘之纶,弘扬实学的刘宗周、孙奇逢,引入西学的高一志、王徵,革新宗教的昂顿喇嘛、崔二定、马博士,奠定司法体系的刘天任、王瑛,工商兴国的李建极、孙庭耀、沈守廉,稳定藏区的五世dalai喇嘛、图鲁拜琥,巩固西域的巴图尔、马哈德,促进满洲归附的常书、济尔哈朗,倡导建立东亚联邦的西乡佑江,开发乌拉尔山以东疆域的书库尔、阿玉奇父子,创建海军的德-奈特、范-盖伦——塑像前石碑上刻着一行大字“建国先辈永垂不朽”,不远处是十几面巨大的水泥墙,上面记载了自第一次库库河屯大战以来历代殉国烈士及功勋卓著官员的名字。

    一群肤色不同的孩子把鲜花摆放在石碑前的长明火炬前,然后静静地排好队,他们的老师、一位年轻女子缓缓说道:“我们的先辈出身贫寒,有的是蛮族的奴隶、有的是饥寒的流民、有的是草原的马贼、有的是低贱的商人、有的是失意的文人,他们为寻求自由、平等、仁爱创建了我们的国家,这是一片全世界人民向往的自由土地,我来自日本行省,你们中也有人是荷兰后裔、波兰后裔、阿非利加后裔、罗刹后裔、德意志后裔……,我们都热爱这个国家,因为这个国家给予我们自由和尊严,这就是我们的祖国,让我们默诵先辈的名字,记住他们的功勋,王自用、张妙手、刘兴祚、满达海、乌海、巴根、拜音图、杜宏方、满柱……”

    这时,蛮汉山陆军官校的学员戎装整齐列队走向公墓,随风传来嘹亮的歌声“蛮汉山下赤旗扬,我兵威武铁骑强;大帅恩重抚万民,同袍情切军纪明;长城大漠风烟起,金戈铁马从征急;喋血壮烈国有殇,强虏已灭奏歌还。”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