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节 回家(三)

    第176节 回家(三) (第2/3页)

”巫浪哈很不满意,合上账本气呼呼地说道,“噶尔马这个奴才最可恶,我男人一文钱不花就弄来十几万明国人口,这是多好的事呀,哪招他惹他了,瞧他气得那样,还骂我男人野心勃勃、出卖蒙古,他一个土包子懂个什么,汗兄不用理他。”

    察哈尔汗不吭气了,老实说他真不知道胳膊肘该往哪儿扭,李榆移民丰州之举也在察哈尔引起轩然大波,噶尔马认为李榆野心勃勃,引入人口是为了扩充实力,以便最终吞并察哈尔,而且如此众多的汉人大举出关移民,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把蒙古人挤出漠南草原,李榆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蒙古,真是罪该万死,大汗应该立即制止这种疯狂行为,衮楚克、粆图两位台吉早对李榆恨之入骨,这个人以前打得他们落花流水,后来又抢他们的生意,害得他们守着张家口马市却吃不到黑钱,现在他老婆又守在大汗身边做生意,一滴油水也让他们沾不到,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两人跳出来大喊大叫要求出兵丰州,一举铲除这个蒙古败类——察哈尔人始终认为李榆是蒙古人,没人相信李榆是汉人或者诸申的鬼话。

    察哈尔汗也对李榆不满意,这么大的举动连个招呼都不打,太不把他这个大汗放在眼里了,不过他想的绝不是出兵,事实上他也没这个实力,趁机在李榆身上敲笔竹杠才更现实,他心里明白,没有成吉思汗血统的李榆要在草原上混,就不得不打他这个大汗的旗号,真正想要他命的是金国人,李榆招揽再多的汉人也无所谓,金国人迟早会打过来,他可以一拍屁股就跑,李榆却不得不守着庄稼地和诸申拼命,有人替他挡刀是好事呀,他干嘛和人家过不去,桑哈儿寨和土巴两位济农太了解自己的大汗了,用一通大敌当前唇亡齿寒的大道理唬住大家,同时建议趁此良机加强双方的兄弟情义,不但要占足丰州的便宜,而且要把李榆牢牢拴在这片土地上。

    “我出去看看,我男人也许就要到了。”巫浪哈抱起阿达海出去了,孔果尔一见弟弟走了,马上也跟着跑——巫浪哈昨天听云荣说李榆来接她了,兴奋得一晚没睡好觉,今天特意穿了件崭新的白袍,罩上绣花丝绸外套,脸上还打了胭脂水粉,看上去似乎年轻了好几岁。

    “大汗,欠的钱一定要补上,要不我没法做账,咱们是生意人,要讲信用。”苏泰哈屯边打算盘边对察哈尔汗说,巫浪哈要回丰州了,察哈尔这边的生意以后都归她管,苏泰觉得自己责任重大,一大早就拉着巫浪哈对账。

    “给钱,一文不少都补上,本汗都弄不清自己到底算哪头的了。”察哈尔汗嘿嘿笑起来,这时帐外传来嘈杂声,声音越来越响,其中还夹杂着马的嘶鸣声,察哈尔汗站起来,“李榆恰到了,你随本汗去接一下俺答吧。”

    大汗的俺答、洪巴图鲁李榆恰来了,闪电河畔万马奔腾、人声鼎沸,一片欢乐的景象,察哈尔牧民们走出蒙古包,穿上最干净的衣服,骑上最矫健的骏马,拉着心爱的马头琴,热情地欢迎他们尊贵的客人,李榆的老兄弟、丰州护商队的大头目巴克带着他的手下,指挥着察哈尔人齐声高唱:

    草原上的雄鹰飞来了

    他就是我们的洪巴图鲁李榆恰

    啊,勇敢善良的李榆恰

    收留了我们穷苦的族人

    带给了我们土豆和玉米

    还让我们有了丰州军票

    我们丢弃了泥罐用上了铁锅

    我们丢弃了骨箭用上了铁箭

    大汗是太阳,李榆恰是月亮

    他们给察哈尔带来了新希望

    ……

    李榆没想到自己在察哈尔人缘这么好,听着歌声觉得脸上发烧,云荣却认为李榆受得起察哈尔人的热爱——察哈尔人沾丰州的光太多了,饿得要死的人在丰州有了饭吃,跟着李榆远征喀喇沁的人捞足了油水,没有牲口的人去丰州帮着采矿、垦荒也挣到了口粮,普通牧民出卖牲口还挣到了军票,他们当然应该感谢丰州的大统领。桑哈儿寨济农也说,自从察哈尔人用上了印有李榆头像的丰州军票,做买卖方便多了,大家有了好处,私下里把李榆当成能带来财运的活佛,经他们一吹嘘,李榆的脸皮也厚了,与桑哈儿寨、土巴和噶尔马一起并马而行,四大济农共同接受百姓的欢呼——李榆如今也职同济农。

    李榆对着百姓频频挥手致意,莫日格、吴先两人不敢轻心,手按刀剑一步不离跟随左右,两双锐利的眼睛不住地扫视周围,好在什么事也没发生。衮楚克、粆图一伙确实嫉恨李榆,很想制造些事端,但他们被吓住了——刘兴祚、满达海带领两千丰州精锐骑兵已经部署在边境上,李榆身边还有孟克、朝鲁的五百飞虎骑,一直呆在金莲川给巫浪哈当跟班的巴克也不好惹——他那支护商队的三四百人几乎清一色是洗手从良的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