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6 肉髻舍利

    1836 肉髻舍利 (第2/3页)

柱能够架上小象的体重,二来唐丁也害怕动作太突然,吓坏小象,导致它害怕挣扎而摔下去,这毕竟是高达八百米的高度,而唐丁用水柱托起小象,也不是在台阶上进行,而是要托到外面半空中,这个危险性就大大增加了,容不得唐丁不谨慎。

    让唐丁安心的是,这水柱能架上小象的体重,尽管小象并没有整个脚都踩在水面上,而是身体大部分都沉入了水中,只有头和长长的象鼻露在外面,但是好在这水柱架上了小象的身体。

    小象很懂事的看了唐丁一眼,意思是说自己不害怕。

    唐丁看到小象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恐惧后,他也逐渐加快了速度。

    大潮汐越来越近了,唐丁不得不加快速度。

    唐丁一直把小象托过了这片紧窄处,然后又给它往上托了四五十米,完全渡过了前面这段既危险又曲折的台阶,唐丁才把它放了下来,然后带着颜雪和帝释天,飞快的向上攀登。

    唐丁看帝释天的速度太慢,他就把他扛了起来,三步并作一步,飞快的向上追赶,很快,他就追到了小象处。

    小象被托过来后,它并没有马上逃走,尽管这大潮汐已经非常之近了,在他们所在的位置都能听到大潮汐接近时候那震耳欲聋的轰隆声。

    大潮汐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却并没有声音传播的速度快,但是也比声音慢不了多少,因为在肉眼可见的地方,大潮汐的飞速接近,才是伴随的大潮汐声音,才刚刚传了过来。

    “走,”唐丁一拍小象的屁股,让它赶紧走。

    小象似乎很通人性,它完全理解唐丁的意思,加快了速度,在前面开路。

    小象的速度已经提到了极限,不过对于唐丁来说,这小象的速度已经很慢了,不过他正好可以借这个短暂的机会,缓缓劲。

    “这个给你,你一定要保存好。”正走着的时候,帝释天突然把他不离手的那个海螺,递给唐丁。

    “嗯?尊者,你这是?”唐丁不理解尊者的意思,但是却能感觉到尊者有托孤的意思。

    这海螺,哦,应该说是法螺,大概是帝释天尊者一个最重要的物件,唐丁从看到帝释天尊者后,就看到这法螺不离手。

    只是唐丁不明白为什么帝释天突然把这法螺给自己?

    帝释天把海螺给唐丁,用仅有唐丁能听到的声音,在他耳边说道,“好好保管它,它才是佛祖最重要的宝物,佛顶肉髻舍利,从今往后,我把它交给你了。”

    唐丁听到了帝释天的话,脚下就是一顿,不过也只是一顿,随即他就恢复了飞快攀爬的速度。

    唐丁的脚步一顿,显示出了他心中巨大的震惊。

    当初,管叔鲜跟帝释天斗了这么多年的法,帝释天宁愿被挖去双眼,也不愿意把这宝物交给管叔鲜。

    而管叔鲜跟帝释天纠缠了这么久,也没猜到他一直寻找的佛陀最珍贵的舍利,原来一直在帝释天手中。

    或许是太熟悉了,反而却忽略了。

    不过这管叔鲜也不是一般人,他似乎也意识到了帝释天的给他的那件佛祖舍利,似乎不大对劲。他还就此询问过唐丁的意见,唐丁有话直说,他认为帝释天交给管叔鲜的舍利是真的。

    那舍利当然是真的,而且还是不可多得的宝物,也确实是佛陀涅槃后,身体最重要的舍利,当然,要除了帝释天刚刚给唐丁的这个号称是佛顶肉髻舍利的海螺状物体。

    其实,唐丁也早就有种感觉,这海螺可能不是凡物,但是他这个念头只是一闪即逝。即便如此,唐丁也不会想到这海螺就是佛陀的佛顶肉髻舍利。

    何谓佛顶肉髻舍利?说白了就是佛陀的头顶之物,我们看到的佛陀,是头顶着一头疙瘩的形象,这一头的疙瘩,虽然叫佛顶骨,但是却不是骨头,也不是头发,而是肉盘结而成的肉髻。

    《无上依经》说“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卷五中说佛顶肉髻“顶骨结实,穷劫不坏”。

    佛涅槃后,特指顶骨舍利,佛顶真骨舍利就是指释迦牟尼佛头顶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