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 迎刃而解

    1939 迎刃而解 (第2/3页)

 马晓峰的智囊很多,愿意为马晓峰驱使的白手套也很多,他们给马晓峰提了一个建议:并购重组。

    他们让马晓峰首先找到一些可以团结的大汉集团股东,让他们联名提议,召开临时董事会。当然了,这事只是智囊们提议,其实根本不用马晓峰亲自去做,他只需要把这件事吩咐下去,自然有急着为他谄媚的人去完成。

    最好让马晓峰自己也吸纳部分大汉集团的股票,以备不时之需。

    大汉集团的董事会一召开,他们就利用政策的漏洞,还有之前做的那些工作,比如诛杀了刘东汉,通缉了巴山等一批刘东汉的兄弟,这些人手中的股票就相当于废票,然后再把那些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有太多人的愿意搭上省级或者市级贵公子的圈子了,当然了也要许给他们足够的好处,比如公司易主之后,增加他的股票份额等等。那些不愿意混圈子,只想要利益的人,就用利益去收买。这两种人要收买,看似要花费不菲,但是实际上基本不用花什么钱,基本上许诺公司的股票就可以。

    然后,这些人就会成为马晓峰掌控董事会的决定性力量。

    而前面的这些并不是最关键的地方,后面才是最关键的:为了赢得股票在手的这些人的支持,马晓峰许诺给了他们大量的股票,而那些许诺出去的股票,难道不是在割马晓峰的肉,吸马晓峰的血?

    马晓峰的这些智囊团和白手套们是干嘛的?他们能让马晓峰吃这么大的亏吗?马晓峰本来做的就是以最少的代价,拿下大汉集团,这些凭空许诺出去的东西,马晓峰怎么可能同意?

    最关键的是最后一步。马晓峰一旦掌控了整个大汉集团,他就会迅速的把整个大汉集团的资产该剥离的剥离,该重组的重组,把整个大汉集团的资产或拆分,或变卖,总之最后大汉集团就会只剩下一个空壳,而那些许诺了大量股票的股东们,面对一个空壳,他们只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些许诺的股票,自然就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而这些阴谋,虽然行慕柳不可能完全洞悉,但是她敏感的商业头脑,十分确定这有人提议的临时董事会,一定是个阴谋。

    行慕柳猜到了这可能的阴谋,所以,她要极力杜绝这种情况出现。

    要杜绝这种情况,就必须掌控集团绝大多数的股份,只要能掌控的股份超过了百分之五十,那就是稳赢的结局。

    不过,这根本没有可能。

    因为大汉集团的股权构架是董事长刘东汉占了百分之三十一,刘东汉的好兄弟,跟着他打江山的巴山占了百分之八的股份,还有公司的一些高管,再加上之前跟着刘东汉开疆扩土的一些兄弟们,这些人一共占了差不多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剩下的就是股市上的流通股了。

    在刘东汉掌控大汉集团的时候,刘东汉的百分之三十一加巴山的百分之八,再加上他的重臣们的百分之十五,这些股份,占据了整个大汉集团的百分之五十四,因为刘东汉的地位和威望,这些股份刘东汉有百分之百的掌控力。

    所以,在刘东汉时代,大汉集团就是刘东汉的,谁也夺不走。

    但是刘东汉一入狱,巴山被通缉,还有刘东汉的一些马仔们,都忙着东躲西藏,整个大汉集团可谓是分崩离析。

    而目前行慕柳手中的股份可以说为零。刘威是刘东汉的独子,而刘东汉的妻子早死,刘东汉也就一直没有结婚,像他这样的人,也根本用不着结婚,每天当新郎不是更好。所以,如果刘东汉不在了,刘威按照法律来说对刘东汉的股份享受百分百的继承权,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刘东汉没死(刘东汉虽然已死,但是却是秘密,根本没人知道。),那这股份的决定权自然就还在刘东汉手中,如果想要取得这部分股份的表决权,需要得到刘东汉本人的授权,如果没有这个授权,哪怕刘威是刘东汉的亲儿子也不行。

    现在的问题是,刘东汉关在哪里,根本没人知道,所以也就没有了刘东汉的授权。

    当然了,这个授权行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