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刘崇三段情——死别、生离、此生不渝

    浅谈刘崇三段情——死别、生离、此生不渝 (第3/3页)

中的短剑,对他念了一句诗:“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谁忙”。这是宋时朱淑真所做的木犀诗,木犀亦是桂花的别称。

    当初之所以用到这句诗,这朵花来形容桑榆,一来为了花语是收获;二来为了刘崇日后“秋金之主”的称号;三来,桑榆无论姿色才智,的确可称得上是“擅众芳”。

    全文之中,桑榆与陈婉娘最是类似,她二人敢爱敢恨,又有着足够的决断力,可以用手腕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一切。正如桂花与牡丹相比,桂花能够“擅众芳”,牡丹亦能“冠群芳”,但两相比较,毕竟牡丹更显大气,而桂花则如剑走偏锋,更透着一种肃杀。因此,桑榆与陈婉娘的处事手段也是绝然不同的。

    陈婉娘没有桑榆的狠厉,她虽然与人私奔,此后又叛门出教,但与桑榆相比,她的内心仍可以说得上是中规中矩,处处透着官宦大家的名门之风。

    桑榆则是敢想敢做,平日温和无限,但一触及底线,翻脸便比翻书还快。她若从政,必是个成功的政治家,因为在她眼中,除了自己的利益,其他很多事情,很多人都可以牺牲。桑榆为了刘崇起过三次杀心,每一次都是算无遗漏,成功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当时写到她在洞庭湖暗中怂恿挑拨清廷与江湖的两群人杀得血流成河时,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脑海中忽然想到了这么一句话:“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虽是有些夸张,但以她一人之力,几句话语,便利用了所能利用的一切势力,害得数十人伤亡,的确大不容易。

    不过话说回来,为了体现出桑榆的聪明来,我也的确用笔过度,写得她智多而近妖,引人不喜,连带着刘崇自己都不止一次地说过觉得桑榆聪明得让人可怕。

    可我偏偏还是喜欢如此聪明的她,因此把她安排到了与刘崇此生不渝的位置上。

    曾经有朋友说不喜欢桑榆,的确,我承认桑榆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她心机太深,心肠太狠,欲望显露地也太强烈,如果现实中有这样的女子,很容易让人觉得毛骨悚然,因此为了柔化她过于锐利的一面,我竭力将全文90%以上的风花雪月都放在了她的身上。

    因此,她如刀剑般坚硬的一面背后,有了柔情似水,也有了温柔缱绻。

    刘崇与桑榆,绝对是日久生情的典范。而起初,则在于刘崇对桑榆的暧昧不明。他二人的暧昧,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起初大多是因为刘崇的孤独,在初离叶可盈的那段日子中,他需要一个支撑点,正巧桑榆给了他这个支撑,让他能够将一部分感情转移到她身上来,不至于心中落了空。那时,桑榆初拜他为师兄,说的话中让他既想起了余梦瑶,又想起了叶可盈,对于他自己来说,那时也是他最脆弱的时候,因此无法拒绝,也无力拒绝。

    刘玉的生辰惊变是二人关系出现变化的第一个拐点。刘成夫妻坐在一桌,刘崇与桑榆也同坐一桌,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里边是什么意思,而这些明示暗示,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刘崇的心思,直到俩人逃进了佛子岭。

    佛子岭桑榆以口喂药,桥段有些老套,但也为暧昧的迷蒙揭开了一层纱。刘崇是知道的,但不挑破,则是将好不容易揭开的纱又盖了回去,于是继续暧昧着。从这点上看,其实刘崇是不厚道的,他心里深处实则是享受着暧昧带来的各种好处,后文讲到他吃的饭,喝的水,穿的衣,几乎衣食住行,都由桑榆照料,对他来说,一者他一生缺乏的就是这般无微不至的关心体贴;二来,那时他没想过负责的问题,自然一切轻松美好。

    于是,刘崇心头的创伤就在桑榆的百般呵护中奇迹般地好了起来。于是,到了天都峰时,二人关系出现了第二个拐点。

    这个拐点在于桑榆赠锁。刘崇没有直面拒绝,而是将锁放回了怀中。一来是不愿直接驳了桑榆的面子;二来,是为自己留了机会。而彼时也是他第一次真心地觉出了桑榆的美好,不忍拒绝她的感情。因此当他眼见着桑榆只锁了一个锁时,惊呼了一声:“你……”

    可见,那时他心里是以为桑榆会将两人的锁直接锁在一起的。他那时的感情已是呼之欲出,但并不情愿,仍想着逃避。

    可惜,他对桑榆的爱意只是昙花一现,接着就是悲催的仙霞岭古泉庵,重见叶可盈。

    这时的叶可盈,是以告别的姿态出现在刘崇的视线中,让他内疚愧责的同时,彻底绝了对叶的想法,此后才能逐渐接受桑榆。因此看上去这时他心中虽更爱重叶可盈,但叶可盈给予他的一如庵门之外的大雨瓢泼,幸而桑榆及时送上了一瓶暖姜汤,才让他重新温暖起来,也开始正视桑榆。

    仙霞岭是二人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拐点,之后种种,不过是顺其自然,唯有插曲,愈行愈深,直到此生不渝。

    涉及剧透,只讲到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