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第753章 (第2/3页)

皇帝说要打仗,那他们就打仗,皇帝说要亲征,那他们就跟随皇帝一起打。

    皇帝指哪,他们就打哪。

    他们不插手政事,但军队的事情,打仗的事情,他们觉得也丝毫不用理会文官们。

    “朕现在倒觉得自己有种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的感觉了。”

    军机处会议上。

    刘钧面对着一众参赞军务的大将,以及那些列席的大将,摇着头笑道。

    左枢密使加总理参政兼参赞军务王谦对着皇帝低下头,在这次的站队中,他无疑站错了队。

    右枢密使张山笑着道,“治理国家,我们武人外行不懂,但论到打仗,那些文官也是门外行。现在朝廷上下都讲民生经济,这些文官都快钻到钱眼里去了。打仗,除了开疆拓土,发战争财,也还得保家卫国。漠西蒙古崛起的如此迅速,我等身为帝国将领,必须防范于未然。”

    “漠西蒙古今日之实力,绝不能小觑,若不能趁他羽翼丰满之前灭他,只怕将来必成我大汉心腹之患。”

    许多文官们都只看到漠西没油水,却看不到卫拉特扩张之迅速。

    就如同当年隋朝之时,高句丽称霸辽东,严重威胁到中原王朝,杨坚杨广父子两人都有意征辽,可许多官员却反对征辽,认为辽东在关外之地,威胁不到隋朝。甚至到了后来隋灭后,都还把责任推到杨广征辽导致。

    虽然隋灭国,与征辽确实有关,但当时高句丽确实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原了。这也是后来李唐建立后,李世民也要亲征辽东,而且李世民死后,高宗李治也用兵辽东多年,最终灭掉高句丽为止。

    济济一堂的高级将领,都表态全力支持皇帝西征。

    “此次西征,朕将亲征。”刘钧站在沙盘前,直接放话,“朕的战略布局只有十二个字,先北后南,先迟后速,缓进急战。”

    西域的地形像一个巨大的葫芦,南阔北窄。

    因此北疆易守难攻,南疆易攻难守。

    深入西域作战,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大汉的海军发挥不了作用,而且补给运输也是个问题。如果大汉直接拿下北疆,就可以做进军南疆的后勤基地,进退自如,还可以截断沙俄可能的支援。

    而先迟后速,缓进急战这两条,则是因为西域路途遥远,后勤供给困难。

    缓进是为了保障后勤,急战则是要快速击破叛军,大汉再财力丰厚,可打大规模的决战,后勤粮草不是问题,但运输的压力也极大。

    这场战争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场战斗,这将一场大战。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刘钧准备调集一支大军,兵力少了,根本没有胜算。如今的卫拉特,那可是中亚霸主。调集个三四十万人马,估计都不成问题。大汉主动进攻,客场做战,兵少人不够人塞牙缝的。

    刘钧准备调三镇汉军,六万精锐,另加上护驾的两万侍卫亲军,这次将出动八万精锐野战军。

    此外,还将召漠北漠南蒙古诸侯率部从征,刘钧准备征十万蒙古骑兵出战。此外,还要征召两镇日本军六万出战。

    另调十万西北地方守备部队负责运输军械粮草。

    全部部队将达到三十四万人马,大军分为三路。三路的统帅都已经选好了,傅山、刘允升、郑芝龙三员大将各统一路。

    作战的核心战略思想已经制定了,但具体的战术制定,则还需要由蔡远统领总参谋处负责。

    “给诸位四个月的时间准备,明年夏各路兵马出嘉峪关。在此之前,兵部负责准备粮草器械,总参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