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传 第一章 杀场

    正传 第一章 杀场 (第2/3页)

   此时,望南四十里的山道上,另一支队伍也在向北奔来,正与兵士们对向行走。

    这支队伍人数要少得多了,只有十几个人,隐在浓雾中,看不清他们的面容。他们的行进方式非常诡异,隔远看来,十余个影子全身直立,跳跃前行,跳跃时,膝部不弯,直起直落,如同一群僵硬的人偶一般,落地嗵嗵有声。跳在前头的,是一个极高的影子,身材‘混’不成比例,比身后的伙伴要高出一大截来。

    一群人默不作声,就在荒僻的道路上无声跳跃,一下一下的,向着高处纵行。行得顿饭工夫,影子们终于跳到了山岗的高处,雾气散开,一行人渐渐显出了身形。打头的原来是两个人,确切的说,是一个白胡子老头儿骑在另一个满面是血的汉子肩上,让那汉子背负前行。

    这一队人形貌可怖异常,面‘色’铁青,七孔流血,额上都贴着镇魂的黄符。除过那骑在别人头上的老人,一行人满面死‘色’,行动僵直,原来,这是一队僵尸。

    “呼!”不知发现了什么,打头的僵尸突然鸣叫起来,抬头向天,面上僵硬的皮‘肉’绽开,皱鼻张嘴,‘露’出了口中森然的白牙。

    “咦?有血腥气?”骑在头上的老人大声说道,目中透出惊讶之‘色’。他一掌拍在坐骑的头顶,身下的僵尸立时停步。

    “好重的血腥!哈!又开始杀人了!不错不错,运气真好!”老人伸鼻在空中狂嗅,知道前方发生***后,面上竟然闪过惊喜之‘色’。他兴奋地拍打着身下僵尸的脑‘门’,哈哈大笑:“小鬼们,跟我老人家冲啊,我领你们吃饭去!”两眼炯炯放光,双手快速结印,一团碧光在他掌中骤然亮起,将他颌下的白须染成碧绿之‘色’。

    “无生无知者,接我符中意,迅足奔行!急!”将十几团绿光一一送入僵尸们的额头,老头儿念动咒语,立时,原本行走缓慢的僵尸行动大张大作起来,口中呼呼鸣叫,如同十几只强力弹簧,全不停顿,径向北方急行而去。

    浓密的雾气涌动,在他们行后不久又重新聚拢过来,把地上深深浅浅的足印尽都掩藏。

    北宋,雍熙三年。

    这是一个被记成‘乱’世的年代,战‘乱’烽烟未熄,妖孽又开始四处横行。苍天之下,哀鸿遍地。凄声不断。千里土地之内,村寨荒败,野盈鬼哭,天下的百姓同受‘乱’世荼毒,无数人家破人亡,无数人离乡背井。天地之间正如一座炭火炙热的大铜炉,喷薄着汹涌的热流,不断将烈焰卷向生存其间的生灵。

    仲秋,发生在岳鄂两州之间的这一场官兵与鬼怪的厮杀,只是天下无数纷‘乱’的其中之一罢了。随着霜气聚拢消散,日头升腾起来,厚重的‘露’水便将血迹带入了地下。几日暴晒冲刷过后,黄土地上便只看到一些紫黑的印记。更多的地方,血水全渗到土地中去了。除了道边许多副被僵尸啃食后残剩的尸骨,昭示着这一场劫难,没有人会发觉这条山道曾经吞噬过三百条生命。

    日升月落,霜降,结‘露’。天地照常运行,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

    第四天过后,残雾散去,朝阳又起,山路上那丝淡淡的血腥气也消退干净了,不远处的山麓上,又迎来了新的一拨旅人。

    那是一头青骡,在道上慢慢行走,背上负着三人。

    一个年轻的‘女’子坐在最后边,手拿着一本厚重木书正在说话:“炭儿,跟姑姑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她拉长了语调念书,话中满含着***鼓动之意,只可惜,她的鼓动对象,坐在骡子前头的小童睬都不睬她,嘟着‘唇’,嘴边到颈下挂着一丝缠绵透亮的口水,正专心致志的揪着骡子的鬃‘毛’。

    “炭儿乖,跟姑姑念书,姑姑给你吃果子。”‘女’子无奈,只得改哄骗为利‘诱’,刚才费了一番口舌,小娃娃连头都不抬,实在让她有些失望。

    “炭儿不喜欢吃果子么?姑姑有好吃的果子,炭儿吃不吃?”她攥起拳头,探身向前,隔着身前的男子在小童右耳边晃了一晃,示意拳中藏着好吃果儿,要引那小童读书。

    谁知那小童甚是乖觉,瞥了拳头一眼,嘟囔道:“没有果子,姑姑骗人。”这一招,‘女’子早在路上用过三五次了,先前胡炭听信她的话,老实就范过两回,可是两次背书后都没得到奖赏,胡炭便学了乖,以后便说什么也不上当了。

    ‘女’子又好气又好笑,想不到这个小娃娃如此‘精’明,看来想要让他念书,可得新想个法儿了。

    她收回拳头,翻了翻手中的木封书本,明亮的光线下,木封皮上五个鲜红的篆字鲜‘艳’非常:《大元炼真经》。

    选了其中一篇,她念道:“……熔金之时,斩一身妄情邪想,使无患。口鼻观心……唉,这书真难,姑姑都快忘了,我猜炭儿肯定也不会念,嗯,我看下句是什么……”

    小胡炭不为所动,小拳头抓住骡子的长‘毛’,揪了一下又一下,随着马行颠簸,他脑后的三条小发髻便向左右跳‘荡’开,如同顽皮的虫儿在跳舞一般。小童年纪只不过两岁上下,眉目清秀,看起来稚气可爱。他的肤‘色’有些苍白,小小的脸蛋上,隐约可见肌肤下几条细细的血管。

    “唉,阳明剑的口诀太难了,炭儿那么笨,怎么能背得出来?”那‘女’子假意叹息,偷眼看看胡炭,见他仍然没有反应,又道:“那么,更简单的咒明心经呢?气—运—诸—脉—节—节—寸—进……小炭儿该不会是记不住了吧?”她念一下顿一下,只盼小胡炭好胜心强,接着背下去,只可惜一番如意算盘全落空了。小娃娃正沉心于拔‘毛’大业之中,没工夫理会她。

    小童先前几日倒还听话,让他念什么就念什么,可是自从过了‘洞’庭湖,也不知犯了哪根筋了,任她说破嘴皮都不肯再跟着念书学字了。

    这般顽劣的小童,可怎么教导才好?

    无奈涌上心来,那‘女’子轻轻叹了口气,合上了书本。

    “炭儿不乖,不听姑姑话,姑姑不理你了。”

    小胡炭嘴角动了一下,那条口水裹着一小团唾泡终于淌入脖中,他似乎嘟囔了几个字,可那‘女’子一个也没听清。

    她抬脸看看坐在身前的汉子,心说道:“胡大哥,你儿子又不听话了,我教不动他,怎么办才好?”

    汉子端坐不动,双目直直望向远方。

    他仿佛没有看见发生在身前的一切,面上‘波’纹不兴,呼吸平稳,任由一重重的云天树影投落到瞳孔中。一枚银针别在他的发髻上,从身后看过去,只见他梳理整齐的鬓发,半片苍白瘦削得脸庞,汉子就这样严肃地瞪着前方,然而,他的眼眸中,却空‘洞’‘洞’的毫无生气。

    ‘女’子的情绪瞬间低落下去了。她垂下头,幽幽叹息。心中一个念头不由自主地冒了出来:“胡大哥……你什么时候才能变好?这样的日子,我们还要过多久?”

    一时沉默无语。道上便只有行路畜牲“得儿得儿”的轻微蹄响。

    行过一个拐弯,走在背‘阴’处,清寒的秋意便卷上了骡背上三人。地面上‘露’水打湿了泥土,道边峥嵘的突岩,湿漉漉的一片。‘女’子不自禁的缩了缩身子,便在此时,那小童胡炭却自顾自背起书来,小手还不住地拉扯着骡‘毛’:“……熔金之时,斩一身妄情邪想,使无患。口鼻观心,心循天地,则圆明之体自现。心境朗然,***廓明,可以使诸相顿离,纤尘不染,心源自在。须知天物自有其‘性’,而灵***汇,非纯净灵台莫得其准……俟紫烟落入丹鼎,宝气炉室,咒‘上师秘法传承百物应‘性’知命,合身,疾!’撤丁火,撰丹‘精’气喷之,再四十九日,午三刻,开炉器成。”

    长长的一段口诀,他记得一句不错。那‘女’子哑然,怔怔未已,听小童又自行背起习练灵气的咒明心经:“……气运诸脉,节节寸进,补则当损之,寡而当益之,若满池秋水,平流溪涧之下也。不温不燥,不急不缓,是为正途。间或断‘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