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垂幕之年 第二十六章 有道,便能上道

    第四卷垂幕之年 第二十六章 有道,便能上道 (第3/3页)

    传说。终究不是神话。

    大师兄能够破了讲经首座的佛言,把对方强行留在原地,替宁缺创造逃离的机会,已经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然而这整整一年时间,他都没有怎么休息,运用无距境界在世间各座佛庙、道观、城市里寻找宁缺和桑桑的踪迹。极为疲惫,境界都出现了不稳的征兆,今日一战,终究还是受了极为严重的伤,甚至极有可能影响日后的修行。

    即便如此,他的神情依然温和淡然,眉眼间透着令人直欲亲近的干净,除了咳嗽时偶尔会蹙蹙眉,没有任何多余的情绪。

    今日这场佛宗领袖与书院大先生的战斗,神奇到言语难以形容,完全有资格被载入修行史册,或绘进佛经神话故事。

    讲经首座虽然连番受挫,但身心皆已金刚不坏的他,没有受任何伤,依然还是神话,是最后的胜利者,但因为宁缺带着冥王之女成功逃走,所以他也是失败者。

    如果换成普通人,大概会因此而愤怒,战意再起,但讲经首座脸上的神情,却像大师兄一样平静温和,没有任何愠怒的意味。

    他看着大师兄,赞叹道:“刚毅木讷,是为仁。”

    大师兄揖手回礼,道:“惭愧不敢当之。”

    讲经首座想着今日一战里最关键的那几幅画面,微笑说道:“子曰子不语,本座早就应该想到,夫子怎会不知言出法随这等老朽法门。”

    他看着大师兄问道:“却不知夫子何时授你的法子?”

    大师兄擦掉唇角的鲜血,慢条斯理应道:“老师未曾教过。”

    讲经首座静静看着他,忽然问道:“难道这法子是你自已悟的?”

    大师兄点了点头。

    讲经首座银眉微飘,问道:“佛言不闻于世久矣,你何时悟得这法子?”

    大师兄诚实回答道:“便在大师口出佛言之时。”

    听到回答后,讲经首座沉默了很长时间,银眉缓缓飘落垂下,他看着这名书生叹息说道:“朝闻道而夕知命,原来那个故事居然是真的。”

    讲经首座手扶锡杖,站起身来,缓慢而沉重地向马车走去。

    走到车前,他转身望向大师兄说道:“宁缺与冥女一路北去,有黑鸦指引,有乌云压顶,你再也帮不了他,回书院休养吧。”

    大师兄沉默片刻后,说道:“还有老师。”

    讲经首座缓声说道:“都说你李慢慢至仁至善,便是连撒谎都不会,想不到如今为了自已的小师弟,竟是学会了骗人。”

    然后他叹息说道:“你代夫子传的那些话,其实只是你自已的猜测,根本不是夫子确定的想法,所以我才没有同意。”

    先前大师兄曾经向讲经首座转述过夫子的看法:桑桑若死,体内的冥王烙印才会释放,从而把人间的位置暴露给冥王,所以她不能死。

    此时讲经首座却说,那不是夫子的看法,只是他自已的猜测。

    大师兄身体微僵,不明白讲经首座是怎么看出来的。

    ……

    ……

    (这是第三章,下一章争取四点四十前出来。)(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