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垂幕之年 第九十五章 唐不乱

    第四卷垂幕之年 第九十五章 唐不乱 (第3/3页)

    何明池闻言微惊,说道:“陛下……难道你想让这件事情曝光?”

    李珲圆缓缓抬起头来,狠狠盯着他,咬牙寒声说道:“就算让军方知道朕曾经试图与敌人联手,诛杀镇国大将军,朕也要把这件事情挽回来!”

    “朕本来以为不过是隆庆带着草原骑兵扰边,哪里想到,最终竟变成了举世相伐!朕要保住大唐,便要保住大将军,你马上去办!”

    ……

    ……

    朝小树离开了皇宫。

    他没有拿圣旨,拿的是李渔的手书。

    如今李渔监国,有此手书,而且骁骑营统领是自家兄弟,所以他有信心,能够带着骁骑营离开长安。

    回到春风亭横二街后,朝宅开始大摆宴席,又请了戏班来热闹。

    值此大唐风雨飘摇之际,此等作派,实在是有些刺眼。

    但无论是参加酒席的宾客、抱着孩子默默哭泣的霖子,还是手持拐杖神情宁静的朝老太爷,都没有人提出任何意见。

    这是辞别的酒,壮行的酒。

    ……

    ……

    宋御史离开了皇宫。

    他按照李渔的意思,先去了清河会馆,与清河郡诸阀子弟相见,与崔老太爷的二公子进行了一番长谈。

    然后他带着崔二公子回到府中,大摆宴席,请了十余名歌姬来热闹。

    酒席散后,宋御史酩酊大醉。

    御史夫人心疼地侍候着他,说道:“醉酒伤身,而且老爷本身便是御史,这种时刻还做出这种事来,只怕会被人攻讦。”

    宋御史睁开眼睛,看着床顶的帷帐,沉默了很长时间后,自失一笑说道:“酒席有很多种,辞别酒,壮行酒,今夜的酒席,我是让宫里看的,我是要让宫里觉得我们这是在杯酒祭家乡的故人。”

    “朝廷怎么可能完全放心我们这些来自清河郡的人?无论是我还是崔二公子,就是清河会馆里每个门阀子弟,都有暗侍卫常年跟着。”

    “所以到最后,都是一个死字。”

    “今夜这场酒,其实喝的是壮胆酒。”

    “但为了千世之业,便是断魂酒,也要一饮而尽呀。”

    ……

    ……

    夜色笼罩着崤山。

    崤山下有军营,由十余军帐组成,想来人数并不多。

    其中一座军帐内,不停传出痛苦的咳嗽声。

    许世已经很老了,无论脸上的皱纹,还是一日重过一日的肺疾,都在证明着这一点,但他却不容许自己倒下,尤其是在现在这种时刻。

    他是大唐镇国大将军,军方事实上的领袖,深受皇帝陛下信任恩宠,这些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镇南军中,因为南方的湿热气候对他的身体有好处。

    崤山离镇南军有数百里地的距离,只不过稍北一些,恼人的肺疾再次复发,老将军的胸膛就像是破鼓一般,令营中所有近卫军都感到痛苦。

    在皇位之争里,话语最有力量的许世大将军,始终保持沉默,当年因为对书院的警惕,很多人包括李渔姐弟在内,都疑心他暗中支持皇后娘娘,但事实证明,他谁都不支持,他只支持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辞世,他便支持皇帝陛下的遗诏,所以他现在支持李渔姐弟。然而当召他回京的圣旨,一直没有到镇南军时,他忽然觉得这件事情有些诡异。

    他带着一百余名近卫离开了镇南军,潜行山林,向长安城而去。

    夜宿崤山下。

    王景略对于大将军的决定再次提出了质疑。许世把眼睛一瞪,厉声喝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现在君都他妈的没了!”

    王景略后来回忆着这句话,总是有很多唏嘘感慨。人老了,总会容易变得像小孩子一样喜欢赌气,许世大将军急着回长安,有他忧心国事的原因,但再往深处想,大概只是他急着回去见陛下最后一面吧。

    ……

    ……

    (凌晨零点,会有更新,会有单章,那是双倍月票的开始,是将夜争夺年度月票第一的最终一战,也是大唐这场战争的开端,到时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