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铁路大动脉(二)

    第六百四十八章 铁路大动脉(二) (第2/3页)

的建设。

    超过百万战俘同时动工,可想而知究竟是何等轰轰烈烈。

    虽然是战俘,但更是免费的苦力,朱慈踉虽然压榨得厉害,不过也没到要他们命的地步,管穿管饱,病了还管医,朱慈踉可舍不得他们累死或者病死,铁路建设只是大明的一部分,还有直道水泥路的建设,都是要用到苦力的。

    原本超过百万的战俘还显得极多,但现在铁路一开建,立刻就显现出不够用的状态。

    没办法,铁路工程量太大了,超过蒙古数百城池的建设,而且还将是长达十年以上的漫长建设,直至大明每一个县都通行铁路为止。

    铁路建设的同时,水泥直道的建设也没有因此中断,依旧有十几万俘虏留在水泥直道建设上面。

    由于当前最重的牛马车装满货物也才一吨左右,这样的情况在机动货车现世之前都将保持,一顿左右的货物重量对水泥路厚度的要求并不高,所以水泥路的建设比铁路简单得多。

    其实水泥路当初和蒙古草原同步开始建设,南京城周边已经遍布宽阔平坦的水泥路。

    马车,自行车,还有马匹在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面驰行。

    因为蒙古草原这个庞大牧场的原因,大明境内马匹的价格也不是很高,许多普通百姓都能够负担得起。

    而自行车则是最广泛的,在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面,全力骑行的自行车甚至不比奔驰的马匹慢,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价格也不高,几乎每家每户都会买上一两辆。

    南京城周围的百姓最是幸福,因为他们最早用上水泥路,每天进出南京城的百姓和客商络绎不绝,因为是京师重地,达官贵人多,治安也好,有钱消费的人更多,南京城早已成为大明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上海,这个后世华夏最大的港口此刻也因为海贸的云集初具雏形,云集的人口已经超过一个大县,向着一个府级城池迈进。

    “皇上,为何不将在陕西黄河两岸种树的大量满人俘虏也参与进铁路和直道建设当中?”这天,李岩突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