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别人不知道

    第二十五章 别人不知道 (第2/3页)

…”

    做过地方主官的狄知逊自然知道这是什么程度的事情,剡县不是穷乡僻壤,但要说让剡县县内有千把人聚众,他是绝对不敢的。

    上万光头……想都不敢想。

    若无禁军维持,只怕稍稍有点心怀叵测之辈闹事,就得死数百人。

    “这次某要多谢李君帮衬,‘伊予铜山’能在新南市开铺,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狄公何必如此。”

    李奉诫依然保持着淡然,“‘伊予铜山’中朝廷收买的铜锭,也是要收税的。多余的铜料……兴许不用多久,也会如白糖一样。”

    “这……”

    这样的事情,狄知逊不敢下结论。炼铜和冶铁是两回事,私铸铜钱虽然是个罪名,但这是个不怎么抓的罪名。市面上流通的“钱”,实在是太少了。有些时候不得已,劣币大量发型,也是无奈之举。

    如果“伊予铜山”真的能够年产五十万贯,那么铸钱利润有三四个点,至少长安洛阳苏州常州石城这样的人口异常稠密区,是不会亏的,而且是大赚。

    就凭这一点,民部上下官僚,为了这个赚头,就得撺掇皇帝行险。

    为什么说是行险呢?因为“伊予铜山”是发了“债券”,这里面有大量权贵的“份子”。不管华润号嫩股能把“伊予铜山”经营下去,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块肥肉。

    旱涝保丰收的买卖如果被人一刀砍去,会不会有人想起糖市?

    狄知逊到底是做过县令的人,正如王中的就会一招“依法强拆”也能从下县混到上县,狄知逊也不是草包县委书记才能让他得到新南市市监的位子。

    只是,狄知逊并不清楚的是,他儿子的这个蒙师,其实压根无所谓朝廷是不是要那铜业开刀。

    张德跟李奉诫说过很多事情,但关于钱这件事情,他记得很清楚,开元通宝不管铸多少,都是不够的。大唐和大唐周围的属国,永远都是“钱荒”。

    李奉诫在两京之间真正攥着从未让“忠义社”别人染指触碰的,其实是华润飞票。

    一张印着五十贯的小纸片,就因为是华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