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福泽几代

    第四十四章 福泽几代 (第2/3页)

大约拔舌地狱都不够用的,能拔的零件儿,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拔了,方能解光头之恨。

    解决了“苦聊生”同志的涨奶问题之后,老张骑上了一头大种马,几近辗转完刻水土不服的黑风骝,作为一头“乌云踢雪”的乌骓马,黑风骝的毛色依然是油光锃亮。这么多年的保养,主要工作除了让老张装逼,也就是交配交的母马朋友。

    和老张的情况差不多,黑风骝的家庭组合,感情基础为零,全靠能力。

    当然了,能力有大小有不同,这是可以理解的。

    “使君到了。”

    “观察来了,文档都发下去。”

    “茶水都先沏好。”

    衙署内的“内勤”们工作相当到位,能保证在单位常年有热水热茶热饭。基本上观察使府和隔壁录事司衙门的同僚,都是高高兴兴上班,快快乐乐回家。

    和别的地方不同,观察使府的会议室相当的宽敞,回形大桌子,有玻璃窗,还有鹅绒底子的棉布窗帘。地下有炕道,算是地暖,效果还是不错的。

    “观察,议事文档。”

    “嗯。”

    带有浓重“秘书”性质的幕僚将会议文件放在了桌子上,一旁摆着茶杯,大门是移门,移门外烧着炉子,有专人看着。

    “今日主要是把专利厂的事情讲一讲,有些同僚想不通,也来找过我,说是明明在武汉地头,怎么偏偏要让洛阳人占便宜。”

    会议都是大白话,一旁记录的文书挥毫泼墨,蝇头草字写的极快。草字就是简体字,正规文件中,以前是不用的。但因为有张德和曹宪双重背书,等于官方和学术界的两大权威,所以武汉地区推行简体字是相当迅速且强有力的。

    持续几年之后,大家也发现了简体字的好处,自然而然地在内部统一了这种使用方法。

    当然了,为了防止惹来口舌,在上传公文的时候,还是有专门的执笔文书来重新誊录。

    实际上眼下洛阳也是简体字大行其道,在中下层官僚和市民、商人阶层中,更是普遍。

    “我来武汉的年数已经不少了,之前还是沔州长史的时候,其实就和鄂州的乡党打过交道。原先李景仁还是江夏王儿子的时候,在座的有些人,还跟我较过劲呢。”

    一些人顿时哄笑起来。

    张德也是笑了笑,继续道:“水泥是不是好东西,是好东西,而且很紧俏。不管是修桥铺路,哪怕是盖个更宽敞的教坊,都要用上。谁都知道是好东西,可作甚专利厂卖出去的证书,反倒是洛阳人拿得多呢?”

    众人不语,脸色也是肃然。

    张德点点头:“看来大家都不笨,其实都知道道理原因的嘛。无非是洛阳是京城,天子脚下,近水楼台先得月。是的,不错,那群洛阳人,屁也不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