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责任感”之外

    第六章 “责任感”之外 (第2/3页)

校,县级以下就是庠序。

    孔老汉提到“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的时候,别说马周了,连李董都是脸皮抖了抖,平日里吹逼贞观大帝真伟大倒也没什么,但翻开史书翻开典籍,汉朝那一页是不敢看的……拿不出手啊。

    拿班孟坚,也就是班固出来镇场子,也足够说明贞观朝还差了那么点意思。玩笔杆子,是没可能跟班固较量的了,唯一还有点念想的,大概就是玩大刀片子的,还能跟班固的弟弟,也就是那位“投笔从戎”的班超比一比。

    可在座众人之中,哪怕最辉煌的唐老汉,也不敢说自比班超,他脸皮是厚,可没厚道这个程度。

    毕竟同样都是身陷敌营,班超那是撸起袖子就砍人,老唐那是先跟对方“三五瓶啊逼两拳”,喝完事儿了之后,才一边骂着“李靖草泥马”一边跑路……

    于是乎,孔颖达一句话,直接把在场的贞观君臣都先塞了麻布。李皇帝倒是有心辩驳,可惜有心无力,修改史书容易,修改现实难啊。

    “今时武汉所谓‘教化’,非士族专美,不拘士农工商,处处‘教化’。及二百万黎庶,为其延续,先教而后育,是为‘教育’。”

    说到这里,孔颖达倒是不慌不忙,拿起茶杯润了润喉咙,李董见状,连忙招招手,让康德赶紧帮忙沏茶。

    在安安静静的气氛中,康德做了一回秘书,声音轻巧地给众人都换了一遍茶汤,既不影响气氛,也没有显得突兀,可见其中的功力。

    “旧时‘教化’之功,不至工匠农夫,然则今时天下之变化。臣虽老迈……”

    略微停顿,孔颖达看着身材走形显得有点胖大的李世民,心中暗叹之余,却又目光刚毅,“双目依旧清明。”

    “江南百工之学堂,贞观十八年时,尚是长者传授学徒,敝帚自珍者比比皆是。唯汉阳、江夏二县,初见技工之学堂。至今五六年,江南诸雄州,便是岭南广州,亦有工学专修之所。武汉诸技校,一年所出百工之数,可比天下一年。”

    孔颖达说到这里,神色已然有点激动,“何谓‘教化’?此谓‘教化’!”

    量变引发质变这样的概念,自古以来就有。孔颖达是贞观朝的儒门大宗师,本就谈不上顽固迂腐,一切表象,不过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罢了。

    这一场君臣小会,孔颖达也没必要玩弄一贯以来的“人设”,不但详细分析了武汉各行各业的专精人才培养已经初见成效,还列出了十几年以来的各项数据指标,和武汉比起来,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