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解套

    第155章 解套 (第2/3页)

个旁观者。他们两人的权力欲都不重,独立于两个集团之外,不想惹事上身。

    殿里沉默了一会,宋绶对王曾道:“依相公之见,徐平所作所为是合情合理了?”

    王曾面色和善地道:“自然,转运使管一路钱粮,京西路今年几个州府遭遇了多年不见的大灾,却平安渡过。而且本路州军钱粮充足,比往年不知多了多少,可谓善施政者。”

    宋绶又道:“但是现在三司无力兑付河南府的飞票,也不能兑付,哪怕只是付给他们十之一二,天下其他地方就无钱可用了。那又该如何?”

    王曾微微笑了笑:“徐平自己不是提出了法子?暂时称提绢帛,稳住绢价,且渡过了眼前难关,而别想办法。寅吃卯粮虽然不是好办法,但总是个办法。”

    “即使稳住了绢价,三司还是无钱兑付,那些飞票总还是挂在那里。”

    王曾看着宋缓,沉声道:“钱之为钱,只是能够用买使用之物而已。以前徐平任三司盐铁副使的时候,曾经编过《钱法类书》,对于钱是什么,这几年已经说得很透了。三司手里有了值钱的货物,怎么还会缺钱呢?没有铜钱,可以从三司铺子那里印购物券充账,难道徐平还会不收吗?购物券可以从三司铺子买货,铺子可以用绢帛从其他地方换物,如此一来一切通畅。徐平所说称提绢帛,也是这个意思,要着落在三司铺子上的。”

    听到这里,坐在上面的赵祯出了口气:“王相公此言大有道理,京西路要钱,无非还是要买货物,三司铺子的购物券一样可以使用,不一定非是铜钱!”

    宋绶捧笏:“陛下,臣以为,要三司铺子印购物券充账,那只管印就是,又何必非要稳住绢价呢?铺子里的购物券是钱数,又不是写的几匹绢帛。”

    王曾的声音比刚才高了一些:“宋大参此言不妥!三司铺子的购物券不是虚的,不能够虚印,必然是要本于货物。三司手里的绢帛值多少钱,才可以印多少购物券,如果凭空虚印,则购物券很快就会不值一文。这种讨论《钱法类书》里连篇累牍,宋大参闲来无事可以看一看。说起来徐平编这一本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