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

    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 (第2/3页)

事情了,远水解不了近渴。

    与王文交谈,徐平也了解了现在东北亚一带的形势。在那里契丹的势力强过大宋,不过契丹终究同样是蛮夷,高丽要臣服有心理障碍。现在的高丽是事实中立,两方面都不得罪,但在文化上,还是偏向于大宋的。在开封的国子监念过书的宾贡生,特别是那些被赐进士出身的,回到高丽也是了不得的人物,最少也能做到中原的六部长贰之类的职事。王家更是高丽国内数一数二的实权家族,族里一直有人担任着类似大宋宰执一类的职事。至于留在中原任官的王彬,人家是凭自己真本事考的进士,又不是被赐进士的宾贡生,当然不屑于再回到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当官。现在是高丽王家的脸面,比在高丽当了宰相还光彩。

    旁边的日本与高丽的情况不同,自五代时起便就开始闭关锁国,国内的形势也不是特别稳定,生怕被中原政权影响政局不稳,严禁海商往来。跟高丽倒是没有跟大宋隔绝得这么严格,商路一直是通的,只是规模也不太大。现在汉人跑到日本海路的,要么就是假冒高丽人的名义,要么干脆就在日本找几个女人,再建一个家,算是日本人。

    问清楚了这些,徐平对王文道:“高丽到底是人口稀少,你们就是运棉布棉衣到那里去卖,只怕也卖不了多少。以后做得大了,终究是不便。”

    王文笑道:“都漕这话说得过了,高丽再小,也有中原数州之地,数十万民户。西京城里能有多少棉布棉衣,能让高丽人买不过来!”

    徐平微微一笑:“数十万人户,又有多少人买得起呢?以中原之富庶,京西路还不能做到人人穿得起棉衣,高丽只怕差得更远。至于西京城里有多少棉布棉衣,明天我让人带你到货场里看一看,多了不敢说,让高丽全国一人有几件衣服还是够的。”

    王文一愣,怔怔地好一会不说话,最后才脸不信地道:“洛阳也不过一座城池,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布匹?我们高丽也有几十万人啊——”

    黄金彪不耐烦地敲了敲桌子:“我就说你一个蛮夷眼皮子浅,几十万人很多吗?开封府一两百万人户呢!不说都城,就说我们邕州,那也是有几十万人户,那还是边疆之地呢!”

    王文吃了一惊:“就连邕州那边鄙之地也有几十万人?不要诓我!”

    “都漕官人便在这里,你问一问,当时括土为丁,有多少人?”

    徐平笑着道:“这一点黄金彪没有多说,邕州确实有几十万人户的。当时括土为丁,土人就有二三十万户,加上几个县的编户,再加上蔗糖务,还真未必比高丽的人户少了。”

    徐平在岭南时候的邕州可比后世的南宁大市多了,几乎相当于大半个后来的广西。这个年代高丽那种高纬度地区适合种植的作物不多,天气又寒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