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舆论争取

    第296章 舆论争取 (第2/3页)

若说十分好也未必见得,但诗书俱通,也不差于一般进士。前些日子,臣曾上章请让他试于学士院,等了许多日子,奏章一直留中不发。”

    赵祯有些为难地道:“不是朕留中不发,是中书熟状不许。”

    说完,见徐平站在那里为难,赵祯道:“这又不是难事,如果真是堪用之才,让他到学士院试便是。只要不是分外出格,朝廷又何吝惜一进士,杨告在你身边也办过不少事。”

    徐平谢恩,道:“不管中与不中,总要到学士院试一回,酬杨告多年辛苦之功。试过了不中,那是无此才情,谁也没有话说。试的机会都不给,未免有些薄了杨告。”

    赵祯道:“进士以待文学清选,宰执慎名器也不为错。此事我记下就是。”

    也只能如此,徐平就此告退,出了大内。

    徐平举荐杨告的儿子试学士院,被政事堂否决,并不是很出人意料。一是举荐人才单独试学士院,需要地位很高的大臣才行,一般翰林宰执成功率高一些,徐平三司使是管钱粮的官,分量差了一点。再一个试学士院虽然也有考试,但考虑到举荐人的影响,只要不是文辞不通,大致说得过去的话都会让过。当年马季良试学士院,晏殊做主考官,还帮着马季良连卷子都做了,便是因为刘太后的亲戚,必须得过。为了防止出现不过让徐平尴尬的事情,政事堂便干脆卡着直接连试的机会都不给。

    但对徐平来说,这点事情都办不成,实在跟杨告无法交待。鞍前马后跟了自己好几年的时间,一辈子就这么个愿望,他儿子又不是不学无术,怎么也得给机会啊。

    围绕皇子的降生,各种各样的仪式一直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后,听到小皇子身体健康,一切如常的消息,徐平终于放下了心来。孩子难存活,虽然可能有遗传的原因,但更加可能的是宫里不好的旧习惯。

    太宗九子,只有一个早夭,而真宗六子,除了赵祯之外,只有悼献太子活到九岁,其他都早早离世。而正是从真宗开始,宫里的各种习惯礼仪严了起来,特别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