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子午谷,生死地(四)

    第三十一章子午谷,生死地(四) (第2/3页)

有皇帝之实,故而他发布的军事命令,群臣也称之为‘敕’,不过却改了一字,不是敕旨、而是敕令!

    这就奇怪了,昨天下午商议的事情,怎么今天早晨就有魏王敕令了,长安、许昌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就算是快马加鞭、信使接力,一夜之间也休想打个来回?

    别说快马加鞭了,就是飞鸽传书也来不及,何况一只小小的信鸽,也携带不动这种敕令……玉轴金边,黄绫绣龙,起码七八斤重。

    难道这份敕令是假的吗,伪造魏王曹操的敕令,可是满门抄斩的大罪,夏侯渊就是胆大包天,也不敢做这种掉脑袋的事吧?

    “魏王敕令,拿来我看!”

    “看又何妨,若有虚假,请斩老夫项上人头!”

    “这份敕令吗……的确真实无误!”

    萧逸接在手中,仔细的查看了一遍,包括印宝、花纹、秘押……最后确定是真的魏王敕令,不过也有一点小问题--字迹!

    上面不是曹操的字迹,且透着浓浓的墨香味,还微微的有些发潮,说明字迹刚写上没多久,甚至不超过一个时辰……略加思索就明白了,这就是‘杀手锏’呀!

    萧逸所料一点不错,夏侯渊有勇而无谋,为了让他做好监军之事,曹操给了一件杀手锏:三份空白的魏王敕令!

    夏侯渊可以根据形势变化,在上面填写需要的文字,进而夺取军权、调动兵马,甚至斩杀不听命令的将领、官员!

    换而言之,这等于是曹操的一只手,牢牢压在了萧逸的肩膀上,让他不敢轻举妄动--奸雄心思,其深如海!

    不过曹操也知道,王权是不能滥用的,故而只给了三道空白敕令,临行前还反复叮嘱夏侯渊,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千万不要动用敕令,更不要轻易开杀戒!

    一则,空白敕令犹如未出鞘的宝剑,其最大作用是威慑,一旦拔剑出鞘了,威慑力大打折扣,也就难以制约萧逸了。

    二则,也是担心夏侯渊滥用权利,干扰了萧逸的军事指挥,误了平定益州的大事,军队里最为忌讳之事,就是令出多门,将士无所适从。

    没想萧逸小小试探一下,夏侯渊就把敕令拿出来了,而曹操的良苦用心,也就付之流水了,非是智谋不足,而是所托非人,又如之奈何?

    “今日之事,大司马要么违背敕令,砍下老夫的人头;要么就遵从敕令,让老夫去坐镇陇右,兼领西凉大小事务--哈哈!”

    手持魏王敕令,夏侯渊脸上都快笑出花了,仿佛看到无数金银珠宝,向自己滚滚而来呢,两个儿子挨打的恶气,也尽数的吐出来了--舒服!

    “呼!--呼!呼!”

    大帐内气氛凝重,只剩下沉重的呼吸声,许褚、曹性、小斌以及一众亲兵们,仍紧紧的握着兵刃,他们不管什么魏王敕令,只要大司马一声令下,天王老子也敢宰了吃肉!

    萧逸则沉默不语、陷入了沉思中,对方的底牌试探出来了,却也非常的棘手呢,这是按照夏侯渊意愿写的、货真价实的魏王敕令,自己该不该遵从呢?

    若是遵从的话,今天有第一道敕令,明天就会有第二道、第三道……处处的受制于人,还怎么统帅兵马,攻打益州之地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