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泼皮好手段(上)

    第三章 泼皮好手段(上) (第3/3页)

果。

    听到燕奴提醒,玉尹有些不好意思,“知道了!”

    瓦子,又叫勾栏,或者瓦舍。于北宋大兴,标志着城市生活、城市景观变革的完成。宋以前,城内街道上疑虑不许开设店铺,到了晚上,还会实行宵禁。但是到了北宋年间,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人们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于是,大街上店铺栉比,熙熙攘攘。

    在如开封、洛阳等大城市里,有固定的聚会玩闹场所,后来便叫做瓦子。

    玉尹走出家门,向往中瓦子走去。

    在巷口,找到了一个泥瓦匠,说好价钱,便让那泥瓦匠自己过去干活。

    而后,他直奔马行街的肉摊子。

    玉家铺子,距离白矾楼大约几十步,再往前走,就是马行街所在。

    正是阳光明媚的好时候,马行街上,人来人往。

    玉家铺子说穿了,就是一个棚子。摆放着几张肉案,三个刀手正在肉案后面闲聊说话。此时天尚早,生意也比较清淡。远处白矾楼尚未开张,所以铺子前的行人,也不算太多。偶尔会有几个老妇路过,买些生肉回家。多的一两斤,少的只有几两。在开封府,不存在拒卖的事情。不管客人要多少,都必须勾当……否则,客人可以到军巡铺屋告状。如果军巡铺屋不接手,也可以到开封府告状,求取公道。

    若放在后世玉尹生活的年代,买几两肉,说不得会让店主脸色难看。

    可是在北宋年间,却不存在。

    即便而今是徽宗当朝,纲纪混乱。但那都是大人物的事情,与市井百姓,并无多大关系。一切有大宋律作为根本,大家该怎样生活,还是怎样生活。至于辽人衰弱,金人强大,似乎他们并没有多大关系。

    “咦?”

    玉尹重生十日,却不是第一次来这个铺子。

    事实上,这几****几乎每天都会过来,即便是无事可做,也会呆上一会儿。

    摊子上明显少了两人,按道理说,那两人此时已该过来。

    “罗四六和马厨子怎滴没来?”

    罗四六,是玉家铺子里的刀手,绰号一刀清。这个人也是玉家铺子里的头牌,许多人来买肉,都是让罗四六出手。一刀下去,不多不多半分。说一斤,那就是一斤,说两斤,那就是两斤,堪称马行街一绝。

    而马厨子,则是负责在玉家铺子里做熟食的人。

    祖上三代卤肉,手艺极为精湛。这两个人,是玉家铺子的主力,可现在却不见踪影。

    玉尹不禁奇怪的询问。

    一个刀手起身,“罗一刀早上让人过来,向小乙哥请辞,说是不来勾当了;马厨子那边说病了,想要请两个月的工假。小乙哥晌午没来,我们也拦不住他们,只好让他们走……还有一件事,我阿娘来信,说要我回去成亲。本来我打算一早就走,可觉着还是该和小乙哥当面说一声。”

    玉尹沉默了!

    这突如其来的请辞,实在是太过古怪。

    他静静看着眼前的刀手,忽然目光一转,扫向另外两人……

    “你们两个,也要辞工吗?”

    那两人露出几分愧色,期期艾艾,没有回答。

    可是那表情里,已经表达的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