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航母方案(2)

    第102章 航母方案(2) (第2/3页)

为航母削减了炮械和垂直防护,使之成为一种专门进行远程打击的舰种了。”坐在上首默不作声的雷德尔忽然开口说道。

    方彦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航母本身就不是为了炮战而生,追求炮战能力完全没有必要;我们已经有了柯尼斯堡级轻巡和万吨袖珍战巡,完全能够在夜晚和飞机无法出动的恶劣白天保护航母的安全。至于它的装甲防护,则也是纯粹以抵抗敌方舰载机的空中打击而敷设。75毫米的水平装甲是为了防航空炸弹,空-液-空三层共计4米的水下纵深、和核心舱两侧的40毫米高弹性装甲,是为了防航空鱼雷;至于40毫米的水线装甲,则是为了保护航母的储备浮力不被近失弹爆炸所产生的破片所伤。因此它的高度只有2.5米,可长度却覆盖了整整210米的全部水线长。”

    方彦目光渐转凝肃,道:“唯有专精一域,才能实现特长。这是造船技术界永恒不变的定律。以我们即将下水的万吨袖珍战巡为例,如果既要让它实现对重巡洋舰的压倒性优势,又要让它具备能与正规主力舰交战的实力,那么它只能以大幅牺牲速度和火炮数量、来满足对装甲和火炮单发威力的要求,最终造成两方面的作战任务都无法有效达成。航母这种新型军舰也是一样。重型炮械和厚实主装甲的安装,必将使得其航空性能呈几何倍数骤减,这种毫无出彩的平庸,恰恰是昔日公海舰队的主力舰所犯下的设计错误。”

    听得这番话语,会场内再度陷入了沉默。求大求全固然是军备竞赛的必然趋势,但这却也要和客观技术和战争经济学加以结合;更何况今天的德国海军还远不能仅仅通过放大吨位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必须在许多地方都予以取舍。看着长身站立在台前气质卓绝的方彦,伯纳已经明白威廉造船厂的这次竞标又将归于失败;不过他的心中却并没有因此感到气馁,反而是由于方彦对航母这种军舰的深入剖析定位,使得心中变得茅塞顿开。伯纳意识到,有了开挂的设计手法还远远不够,他必须对目标军舰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这才能有所权衡的活用这些技术。

    至此,这场技术交流的结局也就基本上失去悬念了。在最后的报价中,布罗姆-福斯给出的单价甚至还比威廉造船厂少350万马克:二者虽然同是1.3万吨的标准排水量,但后者却包含了150毫米双联装炮塔、各种伺服机械、重量不菲的表面硬化装甲、以及功率更大的动力机组,这些的价格可都是相当昂贵。而方彦的那份设计,这些部分重量全部都是相对便宜的结构钢,价格自然有极大的空间能往下降。实际上,也正是由于这一缘故,航母的吨造价要比巡洋舰便宜许多:历史上1.45万吨的巴尔的摩级重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