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政局变革

    第103章 政局变革 (第2/3页)

枪。这后面一项罪名是叛国大罪。9月选举中国社党获得胜利后一星期,这3个尉官被解到莱比锡最高法院受叛国罪审判,希特勒便以见证人的身份、利用他超强的辩论才能和政治手腕,将证人席变成了向全国发言的讲坛。

    如同6年前那场对他自己的审判一般,希特勒又一次成为了法庭上的焦点,每次发言都能得到听众们持久而热烈的鼓掌喝彩。最终,他不仅使得3名被告只被从轻判了18个月的监禁、让自己的党徒们欢喜振奋,同时也向陆军高层放出了“国社党绝不会想要取代陆军”的保证,令后者收回了对自己的警惕和敌意。

    有的将军开始考虑,国家社会主义可能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它可以用来团结人民,恢复德国原来的地位,再一次使德国军队成为一支强盛和伟大的军队,使国家摆脱丧权辱国的凡尔赛和约的桎梏。最高法庭庭长曾经问希特勒,他不断提到的“德国民族革命”指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希特勒的回答使这些将军们感到很高兴:“这仅仅指的是,拯救我们今天的被奴役的德意志民族。德国的手足受到和约的束缚……国社党并不认为和约是法律,而是用强制办法加在德国身上的东西。我们认为,完全无辜的未来一代不应该承受这种负担。如果我们尽我们一切力量反对这些条约,我们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也正是军官团的理念。

    在争取到陆军青睐的同时,希特勒也向大工业家们伸出了橄榄枝。尽管历史上在这个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戈林已经“自杀”,但希特勒惊喜地发现,自己的队伍中完全有一个人能够替代戈林,而且影响力十倍于后者。******·布罗姆,乃是造船巨头和石油大亨鲁道夫的弟弟,凭借他兄长的关系,轻而易举的就能与那些最顶尖的上层名流取得联系!

    被希特勒委以重任的******不负期望,很快就为国社党聚拢了一批有头有脸的人物:前国家银行行长、天才经济巨匠沙赫特,汉堡-美洲航运公司总裁古诺,联合钢铁集团主要董事之一的列昂,以及宾亚德纺织公司总裁威廉均在其中。与鲁道夫交厚的群体,几乎都被吸引到支持国社党的阵营中来了。

    在德国人不可挽回地走向第三帝国的道路上,1930年9月是一个转折点。国社党在全国选举中获得惊人胜利一事,不仅说服了千百万普通人民,也说服了企业界和陆军中的领袖人物:现在也许的确出现了一种无可阻挡的趋势。他们可能不喜欢国社党的煽惑人心的做法和它粗鄙下流的作风,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却唤起了在共和国头十年中、曾经受到如此严重压抑的德国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传统感情。国社党答应领导德国人民摆脱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工团主义,摆脱民主政体的软弱无能。如今,这份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