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交换

    第131章 交换 (第2/3页)

子,这让山本五十六忍不住有一种暴怒如狂的感觉!

    然而,山本五十六在痛郁不已的同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庆幸,那就是眼前的青年并没有揪住自家的命门狠下黑手。在得到自己的退让妥协之后,这名青年就很是欢喜地收起了鱼线、给予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并没有继续稳坐钓鱼台,以捞取更多利益的打算。如果对方死死抓住泄密的威胁不放,扪心自问的山本认为自己所能得到的东西还将进一步缩水:至少那个1000马力的发动机会被更小功率的次等物品取代,而为了能让对方保守秘密。自己也只能选择忍气接受。一念至此,山本五十六的心中终于变得不是那么难受了。对方虽然已经很熟悉西方谈判的那一套理论,但未满三旬的他毕竟还图样。

    看到对方渐渐平缓下来的脸色,方彦心中却是喟然轻叹;自己不是没有能力将事情做绝,此番之所以要将山本要的东西都给他,完全是出于今后的战局考虑。

    由于有以富兰克林?罗斯福为代表的一众意图主导世界的野心团体存在,美国在未来数年内不涉足欧洲战争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唯一能够对这个国家的战争机器稍加制衡的,就只有地球另一端的日本联合舰队。这支以现代工业科技、和狂热的武士道精神武装起来的军队,在历史位面上与美国展开了三年半的殊死博弈;虽然其最后被暴兵完成的美国碾得粉碎,时至终战时再无一艘可战的大型舰艇。但它毕竟牵制了美国大量的力量,使得美国始终无法全力向欧洲御敌。

    因此,即便方彦对这个民族的癫狂战争信条再怎么憎恶,但在形势所迫之下。他也必须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去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决定。历史上的日本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最欠缺的技术之一就是大功率航空发动机:这直接导致了他们的战机性能被美国甩出好几条街,并由于制空权的丧失、而大大加剧了整个战局的崩溃。

    如果自己能够为日本海军填补这一领域的缺陷,那么美国势必要在太平洋方面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投向欧洲方面的力量自会随之降低。这对于整体国力远不如美国的德国来说。这无疑是决定自身命运的关键大局。与同为实用主义者的罗斯福的信条一样,方彦也并不介意握脏了手;自己向日本海军提供技术、让他们用人命鲜血去和美国拼杀,又有什么理由要去拒绝这一局面呢?

    此外,让方彦稍感慰藉的,便是他的技术输出只作用于日本海军,与日本陆军那群马鹿没有丝毫的关系。时至今日,这个国家的陆海两军间已经充满了相互对立和蔑视,双方不仅在战略大局上南辕北辙,甚至连技术子系统也不予以共享。即便是方彦向日本海军提供了这些技术,其最终的用武之地也几乎会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