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艰难应对

    第183章 艰难应对 (第2/3页)

国人这种“一切向需求看齐”的军力建设战略是极为明智的:英国海军的主力舰火炮口径之所以会从N3的18寸,掉到纳尔逊的16寸,再掉到乔治五世的14寸,其根本原因乃是时局和政治的共同作用结果,却绝非是英国海军的乐意选择。既然德国没有这份客观限制,那么又有什么理由要去走英国这条明显是被逼出来的减小主炮口径的弯路?这岂不是自讨苦吃么?

    “如果我们的力量有所不济的话,就只能考虑寻求法国人的帮助了。”邦德有些吞吞吐吐的咬牙开口。可见他说出这番话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抛弃了多少的自尊和颜面。想当年,英国海军可是把法国压得完全喘不过气来,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一役更是彻底向这只高卢鸡骄傲的宣告了谁是大爷,之后百余年内都莫能例外。在一战时期的英国人眼里,法国海军还当不了自己的两根指头,即便是在英国大幅衰弱的战后,法国人的那点破烂,在英国海军的眼中也完全不够看。

    然而就是这么一支被英国人鄙视了数百年的蛮夷舰队,现在黔驴技穷的英国海军,却悲哀地发现自己真的可能要低下身段来向对方求救了。对于一向眼高于顶的英国人来说。这委实是比杀了他们还难受。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当前法国舰队的确是能够为英国应急:这是一支包含了7艘战列舰、3艘航空母舰、20艘巡洋舰、和66艘驱逐舰的可观力量,其纸面阵容比起刚刚遭到重创的英国本土舰队都只高不低!

    “将军,我不认为这么做是解决当前危机的有效手段。”丘吉尔缓缓摇头。却是否决了邦德好不容易才抛弃颜面说出的建议,“您不要忘了,地中海内还有一个叫意大利的国家正在观望。虽然他们的陆军装备落后,训练缺乏,但他们的海军却是和法国不相上下!现在有我们的地中海舰队和法国海军在那里镇压,意大利还不敢表现出参战的态势。可一旦法国海军的兵力大量调离地中海,我们将很难保证墨索里尼不会鼓起勇气站到德国那方。”

    房间里的气氛再度陷入了沉寂,一时间窗外的骤雨和雷声竟是那么的清晰。邦德等几名将领枯坐在长桌两侧,绞尽脑汁的想着该如何才能扭转眼前的时局。他们很识趣的没有去向丘吉尔问计,因为这不仅不合规矩,更会显得自己是毫无头脑的草包一名。要知道海军大臣只是政府的文官,其主要职能在于统筹协调人力物力、以及在议会中争夺经费,就从没听说过谁还能直接指挥作战的。要是海军大臣连具体怎么打仗都要费心,那还要他们这帮职业军人干什么?

    “我认为,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是加强海军航空兵的实力。”一名年龄大约在50岁的海军中将忽然开口道。面对众人凝望的眼神,这人没有任何的迟疑和怯场,而是径自娓娓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