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乾纲独断

    第264章 乾纲独断 (第2/3页)

西线发动攻势的战略和政治上的必要性之后,希特勒当即话锋一转,开始从战术层面讲述起了德国陆军应当在西线采取的战斗策略。方彦明显感受到,希特勒绝对是在这个问题上下了苦功夫的:他详细总结了陆军在波兰战场上的胜利经验和不足欠缺,并根据西线的实际情况,在各个方面都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意见。

    “……由于南线有马奇诺防线的存在,因此能够有效发起进攻的区域只剩下了比利时与荷兰。为了避免重现25年前德国陆军被一座小小的列日要塞阻挡了整个右翼集群十天时间的情形,开战伊始,陆军就要大规模派出空降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盘踞在关键要塞当中的荷比军队。此外,空降兵还要竭力夺取两国境内的主要桥梁、隧道、和铁路枢纽,确保后续跟进的大军能有足够的行军速度和后勤补给力度。陆军曾经到过这片土地,相信这次一定能有更佳的表现。”

    “……陆军指挥部需要尤其注意,不能让装甲部队陷入比利时那如迷魂阵般的大街小巷当中。坦克集群的作用不是正面攻击,而是寻找敌方防御体系上的薄弱点刺入,并像细剑一样在敌方的纵深穿插切割,毁掉敌军的后勤与通讯,最后配合正面步兵主力将敌军歼灭。上场大战式的正面消耗战绝不能再出现。为了达成这项战术目标,我们有必要最高度地运用随机应变的策略:在某些地点需要集中超过一般比例的进攻或防御的兵力——比如坦克和航空兵部队,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又需作低于一般比例的集中。”希特勒双眸之中精光熠熠,中气十足地说道。

    会议桌的另一端,方彦静静看着坐在上首指点江山的那道貌不惊人的瘦小身影;一股诚挚由衷的喟叹敬服之情从他心中浮现升起,并逐渐充斥了他的整个胸膺。没有谁能比方彦更明白希特勒这番见地的闪光与卓越,因为历史上法兰西战役的走向完全证实了希特勒的预言。那些被后世史学家们吹上了天的西方国家的领袖和将领们,在军事层面上的造诣已经被今天的希特勒绝望地超越。而更令人震动的是,拥有这份惊人军事眼光的希特勒,竟然没上过一天军校!这无疑是一个活在世间的传奇,他所展现的一切才华都是那么的璀璨而惊异!

    “如果希特勒没有那么极端的种族理念,同时能遏止国社党内的腐败,那么他应该就是完美的国家领袖了吧?”方彦心中默默低语道。然而,他却也明白这两者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前提条件:前者与希特勒的价值观根本南辕北辙,后者的根源在于国社党的彻底集权——而放弃它就等于失去已经到手的绝对个人独裁。今天德国的希特勒模式,最终只会是走向覆灭和崩溃:即便是希特勒本人能永远在万民翊赞中保持冷静与理性,其民族政策和党内腐败也会从内部蛀垮这个国家

    一个多小时后,希特勒终于停下了他的发言。在整个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