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剖析(2)

    第323章 剖析(2) (第2/3页)

英国望难退却。特隆赫姆港外拥有天然水道的保护,只有通过突袭加内应的方式才能安然夺取,更重要的是它远离德国舰队向北出击的必经航线,对我海军的行动难以起到有效限制。”

    “而纳尔维克比特隆赫姆还要向东北方深入1100多公里,更加无力阻止我军舰队进入大西洋的作战展开。即便是英国人成功切断了我国在冬季的瑞典铁矿砂进口,并且还有进一步夺取瑞典矿场的潜在能力,但他们失去的却是对德意志海军的最后一分限制,我海军甚至能将特隆赫姆作为进军大西洋的前沿基地!德国从纳尔维克损失的铁矿可以由东方弥补,英国崩毁的大西洋航运又能用什么来挽回?”

    此言一出,卡尔斯原本严峻审视的神色终于耸然变化。之前,自己等一干将领参谋们都太过注重英国舰队本身的威胁,却忽略了这支英国舰队迅捷反应的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军人是受国家驱使的,其任何举动都要符合国家的最高利益,而当前英国的核心诉求无疑是保持自己对北大西洋的使用权,以积蓄全球殖民地的力量度过当前的难关。

    相比之下,无论是袭击搭载德国后续登陆部队和物资的运输船,还是与德国舰队进行决战,都对英国整体局势起不到根本性的改观。因为就算是英国人运气爆棚,德国的运输船和主力舰队也不可能团灭:大不了见势不妙高速转进,总归会保存下一多半的兵力。最后,只要德国在挪威站稳脚跟,并拥有一支实力不俗的高速舰队,那么英国阻止德国突入大西洋的防线就将是一个到处是洞的漏勺,根本难以实施有效拦截。那时就将是英国丧钟敲响的前奏!

    方彦顿了顿,再度开口说道:“另外,英国人想要夺占纳尔维克阻断德国的铁矿砂供应,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此时距离目标尚有750海里,最快也要2天之后才能到达,而狄特尔将军率领的山地步兵有2千人;在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的情况下,后者依托地形怎么也能抵挡4~5天时间。即便英国人真的脑抽去攻击了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