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求和

    第438章 求和 (第3/3页)

政府中不是投降派就是悲观派,衮衮诸公中竟无一人能挺身而出,捍卫法兰西民族的荣耀与尊严。

    戴高乐心潮汹涌,目光渐渐坚定起来。虽然他不知道东方古国那两句爱国诗词,但他现在为了国家而无视个人祸福荣辱的决心,却是与之浑然相契。

    6月17日下午,戴高乐向上级请求,允许他到机场送别英军将领斯皮尔斯。目前英国还有近2万人在法国土地上作战,现在法国准备投降,英国人自然也要跑路、以免当俘虏了。本着双方好聚好散的想法,戴高乐如愿以偿的获得了许可。傍晚时分,戴高乐与斯皮尔斯两人在机场跑道上敬礼惜别,旁边几名陪同军官谁也没有注意到,两位将军用眼神进行的交流暗语。

    当飞机发动引擎开始滑行时,戴高乐突然向飞机狂奔起来,身高将近2米的他腿长步大,十几秒钟就追上了尚未完成加速的飞机。旁边人员个个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目瞪口呆,全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此时飞机舱门被打开,斯皮尔斯的身影出现在门前,他探身伸出手臂,如同电影桥段似的一把将戴高乐拉了上去。

    “戴高乐将军……搭乘英国飞机走了?他难道是英国人派来的间谍么!”等到那架运输机从跑道上腾空而去,几名法国军官才反应过来,如梦初醒般失声大叫道。然而无论怎样,他们都追不回那架飞机,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在空中逐渐变小,最终消失在视野里。夕阳下,一众法国人面面相觑,觉得这辈子自己经历过的最荒诞事情莫过于此。随即他们便向上级报告了这一变故。

    对于戴高乐的突然离去,法国当局起初并不以为意。因为戴高乐只是个刚晋升准将不满半月的小角色,而现在法军已被德国俘虏的将领就有上百名,相比之下,一个区区准将的叛逃无异于沧海一粟,根本不值一提。考虑到戴高乐平日里亲英仇德的坚定主张,法国当局都认为他这是在流亡避祸:毕竟,一旦德国人在胜利之后展开清算,戴高乐这些顽固派全都避免不了漫长的牢狱之灾。

    然而在次日,英国BBC播送的一条广播却令贝当等人愕然失色。在伦敦现身的戴高乐已被丘吉尔奉为座上宾,前者宣布成立“自由法国”组织,义正词严地号召法国军民反抗波尔多卖国政府的谕令,为了自由和尊严与德国人战斗到底。同时,戴高乐还号召法国海外殖民领地听从他的领导,继续擎起战斗的大旗。

    “真是一位勇敢热血的年轻人。到了今天,他还敢和德国继续作战,这份无畏的精神令我们所有人都感到愧疚。”贝当缓缓关上了收音机电钮,神情间带有无尽的感慨,“如果是在1914年,他必将成为法兰西洞穿敌人的一柄锋锐长剑,然而在今天,他只会在历史大势的狂澜冲击中变得尸骨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