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七月初四

    第四章 七月初四 (第2/3页)

开幕词应该用白话文。

    所幸接下来的入会誓词,陈文没有费力不讨好的去翻译为文言文,直接照着思想政治课上的《入党誓词》简单修改了一番。那些都是千锤百炼的文字,陈文在将参加宣誓的入会人员名单进行了宣读后,便转身面相会旗和轩辕黄帝的塑像,右手握拳悬于太阳穴,大声开始了诵念。

    “我,陈文志愿加入华夏复兴会,拥护会社之纲领,遵守会社之章程,履行会员之义务,执行会社之决定,严守会社之纪律,保守会社之秘密。对会社忠诚,积极工作,为实现驱除鞑虏、拯救斯民、光复汉家旧地、重建华夏文明之伟大事业而奋斗终身,时刻准备着为会社和华夏生民牺牲一切。如有背叛之行为,天厌之,天厌之!”

    誓词其实这些人早已能够倒背如流,即便没有陈文领读他们也能够一字不落的背完。毕竟在他们看来能够进入到这个劳什子的华夏复兴社便是进入了陈文抗清集团的核心圈子,反倒是那四个士人心怀着更多的信仰——来自儒家思想的信仰。

    按照各自的名字将宣誓词一个接着一个的宣誓完毕,每每完成一个宣誓,陈文便拿出了一个使用同一模具铸造出来的由竹简与古剑交叉而成的徽章,郑重其事的将其钉在该会员的胸口衣服上,随即便行了一个平胸礼,紧接着也迎来了同样的回礼。

    陈文此前在军中废除跪礼的打算由于监军文官的存在,只得选择了放弃。但是在会社之内,陈文还是把跪礼废除了,会员与会员之间只需行平胸礼即可,称呼也一律使用同志,即拥有共同志向之人。哪怕这更多只是形式主义,陈文也坚信它们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会员,将平等自由之类的思想根植其间。

    完成了宣誓,接下来就是新近会员向会社表决心,直到闭幕词完毕后他们才会离开。不过明天还有组织会议,他们依旧需要前来参加,为扩大组织、收录更多的会员做准备。

    ………………

    与此同时,遥远的广西战场,李定国对于浙江的那一幕与有意沾些他的喜气的陈文不同,完全是一无所知。况且即便他知道这些,此刻也势必没有那么多空闲去思考这些,因为收复广西的这一战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

    永历六年四月,李定国自贵州进入湖南,于五月中旬与在此和清军对峙了长达一年的冯双礼汇合围攻靖州,很快便击溃了续顺公沈永忠派来的援军,歼灭清军五千一百六十三人(其中有满洲兵一百零三人),趁胜收复了靖州和武冈州,史称靖州大捷。

    接下来,损兵折将的沈永忠在明军凌厉的攻势以及求援无望之下仓皇北逃。在接下来的数月间,以大西军为主的西南明军很快就收复了除岳州、常德和辰州外的湖南其他府县,就连湖南的省会长沙也没有例外,几乎是一口气收复了整个湖南。

    取得了靖州大捷的一个月后,发觉沈永忠以及整个湖南清军已无力抵抗,李定国便与冯双礼分兵两处,自领着一部明军自武冈、新宁直抵全州,于数日前的六月二十八日歼灭了全州清军,刚刚派去不过一个月的孔有德部将孙龙和李养性尽皆被明军击毙。第二天,亲提大军的孔有德再败于李定国之手,史载“浮尸蔽江下”,只得退守桂林。

    明军于六月三十兵锋抵近桂林,孔有德自知无力抵抗,便于七月初二飞檄镇守南宁的提督线国安,以及镇守梧州的左翼总兵马雄和镇守柳州的右路总兵全节放弃地方,全力回援桂林省会。与此同时,李定国迅速的将桂林围了个水泄不通。到了此时,武胜门已经被明军攻陷,大军蜂拥而入,意在剿灭清军最后的抵抗。

    桂林的原靖江王府,现在的定南王王府中,满清三顺王之一的定南王孔有德得知明军已经杀入城中,持刀砍杀宫眷数十人,紧接着便回到了储存着大批财宝的后殿。

    看着一箱箱光彩夺目的金银珠宝玉器古董,孔有德不由得想起了吴桥兵变后被明军围困于登州,那时靠着连番的屠城也是急需了大批的财宝,可却并不像今日这般满心皆是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