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应对

    第二百八十五章 应对 (第2/3页)

是违背了“国人”的共识,轻则被架空、重则暴毙或死于非命。

    所以,即便慕容伏允本人也许不想和周国交恶,但那些桀骜不驯的“国人”若按耐不住要翻脸,慕容伏允也只能默认。

    现在,种种些迹象表明,吐谷浑皮痒了。

    这几年,周国和吐谷浑进行边市,甚至与对方分工协作:吐谷浑各部在河湟谷地种植棉花,周国陇右织造司以合理价格收购,互惠互利。

    周国想以边市笼络吐谷浑的贵族们,让对方意识到和周国做买**抢劫要划算,由此化干戈为玉帛,边疆平靖。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对于吐谷浑的某些贵族来说,和周国做买卖总是不如抢来得直接。

    吐谷浑的地盘,在西海及其周边广袤地区,每次遇到强敌来袭,便举族逃亡数千里之外,待得避过风头又转回来,数百年来俱是如此。

    西海之地颇为荒凉,外来者多有水土不服,所以无法久待,吐谷浑的一些贵族大概由此有恃无恐,选择抢劫而不是进行边市来致富。

    周国的商队、镖队,在西海、河湟地区遭到袭击的频次渐渐变多,伤亡开始增加,这让前几日还去镖行坐了坐的宇文温十分不快。

    那些劫匪如此猖狂,敢把周国的商队、镖队当肥羊,宇文温可不会忍。

    虽然劫匪来无影去无踪,没有明确证据是吐谷浑一方所为,但这是明摆着的事,不需要什么铁证如山。

    随着时间流逝,对方越来越肆无忌惮,甚至有不明身份游骑在周国河州州治罕城外游荡。

    河洲位于河湟地区东面,若吐谷浑试图东侵,河州首当其冲,宇文温觉得吐谷浑既然不老实,他必须尽快应对,让对方“悬崖勒马”。

    或者,赶在吐谷浑翻脸之前,主动出击,兴师问罪。

    王听许绍说完事情始末,先问有无初步商议结果,或者大家有何建言。

    史万岁觉得吐谷浑畏威而不怀德,必须予以痛击,才能让对方消停。

    所以,他建议联合突厥,一南一北夹击吐谷浑,直接打断对方脊梁,使其十余年都恢复不了元气。

    吐谷浑的地盘,与河西走廊隔着一道自西北到东南走向的山脉,这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