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体察民情

    第八十一章 体察民情 (第2/3页)

上的汗渍对了一遍。

    确认草席不是拿出来充场面的‘道具’,宇文温和户主攀谈起来,问的问题很刁钻:你最近一次和婆娘做是哪一晚,那晚做了几次。

    如此身份尊贵的人,居然问出如此下流的问题,充当通事的吏员瞠目结舌,而本来就紧张的户主,听清官吏的转述后,满头大汗语无伦次。

    “怎么,和自己婆娘最近一次做是什么时候都记不得,莫非这两个不是夫妻?这户人家是临时拼凑的?”

    宇文温淡淡的问道,吓得通事不住催促户主,对方好歹回过神来,小声的说出答案,宇文温示意外边看热闹的一个大娘进来,去问户主妻子同一问题。

    待得两人的回答一致,宇文温板着的脸才缓和下来:“不要怕,要是有谁敢欺负你们,寡人为你们做主!”

    户主把头摇得如同拨浪鼓般,说自从新官府整顿盐场后,灶户们的日子好过多了,官府发了衣物,发了粮食,还免费为他们修葺房屋,如今感激还来不及,哪里有什么委屈。

    宇文温一边听一边盯着对方的双眼,确认没问题后点点头,走出院子后没多远,又转入另一户人家,相同的事情又重演了一遍,一连几家都是如此,随行的官吏见状不住咋舌,暗道这位可真是不好糊弄的主。

    不过没人担心什么,因为大家确实没有造假,因为权广州刺史杨济之前已经多次来到这里,监督盐场的全面整治,清除积弊,严惩贪官污吏。

    不知这位杨使君用了何种手段,将盐场的龌龊事情弄得清清楚楚,忽然召集灶户、盐场官吏和附近村落的大户来开大会。

    开什么会?清债大会,盐场的灶户全都欠了一屁股债,还到孙子的孙子那一代都还不完,而杨使君就是要大家当面将债务一次性清理完毕。

    债主是哪些人呢?附近村落的大户,还有盐场的部分官吏。

    大户们放高利贷很正常,为何连某些官吏也成了债主?很简单,因为这些人也放高利贷。

    广州南海郡,沿海地区从秦汉时就有盐场延续至今,盐场属于官府管辖,而煮盐的人被编为灶户,世世代代都在盐场煮盐。

    灶户每日都有煮盐定额,日工钱近百,或者用米若干替代工钱,但若不能足额上缴就要受到处罚,可即便足额上缴,也未必能及时拿到工钱或米。

    盐场出盐那么多,怎么会发不出工钱?但官字两张口,怎么说都有理,灶户们拿不到工钱或者米,但日子还得过,不然一家老小就会饿死,那该怎么办?

    借钱应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