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巴口

    第十五章 巴口 (第2/3页)

 玩阴的更加不怕!

    “许明府说得对,规矩是要定下来,大家和气生财,有那时间拆台,还不如多揽些活。”

    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人率先开口,作为许绍的内线,他自然是要开个好头的,不过这话也在理,大家争来抢去不就是想多赚钱么。

    “我等只求明府公正处置,毕竟总有个先来后到,去年捐资扩建码头,鄙店也是捐了不少,总不能被后来的...”

    有人起了头,有人接了话,其他人纷纷开口,你一言我一句,有大倒苦水的,有指桑骂槐的,有浑水摸鱼的,还有装疯卖傻的。

    这都不算事,许绍已经把底细摸得清清楚楚,当年巴口人嫌狗弃,除了水军的破烂营寨没什么值钱的家当,如今寸土寸金才吸引了众多饕鬄。

    码头分三部分,其一是官府的地段,自然没人敢抢,其二是黄州城几位大东家的地段,没人去争,剩下大半地段,尤其临江的那一段才是争夺的重点。

    这牵扯到货物装卸、存放,还有就是拉生意,趁着客商刚上岸,赶紧拉到自己在港口的店面去谈买卖。

    无论是那一种,让客商的船停到自己铺面门口或附近是最重要的,所以距离长江越近,越容易招揽到客商,而随着巴口港的不断扩建,临江的码头也在不断变化。

    最初的码头是在巴水河段,然后慢慢往外延伸,这就导致地段的好坏出现变化:原本最靠外的好地段变差,而新的好地段又被更新的地段取代。

    先到巴口码头的,眼见着巴口港愈发繁荣,而自己的地段渐渐变差,越来越靠里面,心里哪里好受,后来的好容易占了临江码头地段,自然是严防死守不愿被挤走。

    有了码头,靠泊的船只装卸货物要装卸工,有船才有货,有货才有活,有活才有工钱,各家店铺自己也招募有青壮负责装卸,要有船停在门前码头才有活干。

    还有单纯的装卸工团体,在工头的带领下聚集码头,每当有船靠泊就一拥而上,争着让客商雇佣装卸货物,无形中也抢了店铺装卸工的活。

    临江码头船只进出方便,船只靠岸肯定优先选择临江处,可卸了货,马车、推车要沿着码头往里(北)走上官道,所经地段的码头,来来往往造成此处店铺各种不便。

    自家门前没有船停,都被临江的拦下停在其码头地段,然后不停的卸货放在其仓库里,运输时货物又从自家门前过。

    客商从西阳城里运来货物,或者选择港口码头处的仓库,也是优先选择临江地段,来来往往的货物又是从自家门前过。

    看着别家门庭若市,自家门可罗雀,要多扎眼有多扎眼,要多心烦有多心烦,然后各种鸡飞狗跳的事情就出来了,反正就是一团乱麻。

    所以许绍要快刀斩乱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