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堂下何人,胆敢状告本官!

    第一百七十章 堂下何人,胆敢状告本官! (第2/3页)

    那几位是邾国公府猫队成员,平日里行踪飘忽,见得大水冲了龙王庙,赶紧赔不是,保证退还一千四百匹面值的流通券。

    杨济见状知道这些假奇石是宇文温“创收”的项目,心中有些焦虑,于是赶到安陆面见这位想赚钱想疯的国公,陈述其中利害关系。

    “你说的风险,本公都知道,但是有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必须解决。”

    “莫非...军饷的开支太过?”

    “那当然,亏了八十余万贯,打起仗来本就花钱如流水,而接连半年的军需订单,你以为本公贴的钱是小数目?”

    一本账册交到杨济手里,他翻看起来,越看越觉得触目惊心,宇文温这次风光的关中之行,到回师之后确实亏了许多钱。

    “朝廷的朝鲜之役,八年下来耗去七百余万两白银,往多了算折合每年也就一百万两,国公这一次出征,就有将近百万贯花费?”

    特定语境下,杨济所说“朝廷”自然指的是大明朝廷,这也是他潜意识里的朝廷,朝鲜之役指的是万历三大役之一的朝鲜之役。

    那是国战,官军(明军)出境作战消耗会更大些,但军费不过一年一百万两白银,即便按一两白银一贯铜钱算,也就是一年耗费一百万贯。

    结果宇文温只是在山南荆州和关中地带走了一圈,半年左右时间就亏了八十余万贯,这其中莫非有猫腻?

    没有,一项项明细汇成表格,所有的开支都在上面,让他一目了然。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战场上双方对砍,坏掉的刀、铠甲以及射出去的箭矢都是消耗,刀、甲叶可以回炉,但那也得耗钱。

    这一项消耗折合成铜钱大约有十万余贯,当然都是走的军器监账目,不需要宇文温掏腰包,他的“自费项目”是虎林军。

    虎林军兵力五千人,属于宇文温个人的募兵,开支全部自理,无论留守还是出征,以六个月计共花费军饷将近五万余贯。

    平均每人每月军饷一贯七百文,然后还有计功奖赏、伤残补助、阵亡抚恤,都是实打实没有克扣、拖延。

    官府对立功将士有奖赏,但宇文温的赏赐也不会少,说白了就是收买军心,这是他的禁脔,不会让别人影响到军心。

    花费不菲,但战斗力也是刚刚的,比起每人每月不到五百文军饷、吃沙拌饭的寻常军队来说,训练有素的虎林军将士一打三没问题,至于结阵之后的战斗力更是不用说。

    花钱保证战斗力,值,实际效果也很好,但花钱如流水也是必然,累计花了宇文温二十余万贯。

    接下来是大头:军需订单。为了激励士气,肉松、咸蛋、火腿、腊肠等副食品破天荒供应,将士们吃起来自然是开心。

    但天下哪处军队有如此待遇?平日里寻常百姓甚至一年里都吃不上几口肉,这种超出常规的福利,已经超过山南官府的财政能力。

    只能是宇文父子私人补贴费用,而且耗资不菲,其中大头是宇文温出。

    废话,下订单受益的都是黄州作坊主,费用大头他不出莫非让父亲、兄长出?

    四十余万贯的缺口,都是宇文温填的钱,加上“自带干粮”的虎林军,还有安置关中迁来的百姓也得花钱,累计亏了八十万贯,这些钱都是宇文温一文一文赚回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